开启“互联网+农产品经纪人”培训模式,开展村级电商服务站负责人上岗培训,举行涉农青年网商培训班,深入田间地头分享涉农电商成功案例……今年以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供销合作社下属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多种形式开展涉农电商培训,计划在全区培训涉农电商人才2000人次,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人才瓶颈问题,为涉农电商发展插上翱翔的翅膀。
老年“学绣绷” 华丽变网商
美丽的覆卮山脚下,许玉意服装店已开了20余年。今年4月,服装店多了个新头衔——岭南乡丰树坪村电商服务站。借助网络,今年已49岁的许玉意对着电脑,敲着鼠标、键盘做起了网商。“以前我只卖衣服,现在什么都有。”许玉意开心地说。
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是上虞区委、区政府顺应“电商进村”趋势提出的新任务。目前,全区已建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25家,到2016年底将建成100家。丰树坪村电商服务站,在服装店的基础上增加了网上代买、代卖、缴费、咨询、培训等五大功能。
4月29日,许玉意作为首批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负责人参加了上岗培训,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还为她们授了牌。“许多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负责人对网上经营不是很熟悉,通过培训让他们熟悉开办服务站的要求及流程,熟练掌握如何网购,以便更好地服务村民。”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策划与推广部经理张俊磊说。
作为培训班里年龄较大的学员之一,许玉意学得比谁都认真。“有人说我是老年学‘绣绷’,快50的人了还学电商,但我觉得多学点东西肯定是好的,又不耽误做生意,还能帮到村民,现在,海拔800米山上采下的茶叶、覆卮山干菜等可以卖到全国各地,太给力了!”许玉意笑着说。
丰树坪村电商服务站运行2个月多来,受到当地村民广泛好评,许玉意服装店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耳旁不再是讨价还价声,而是包装快递时撕胶带的“嗞嗞”声。据悉,这样的培训班,随着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在全区的铺开建设,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将不定期举办。
父女“齐上阵” 握手“互联网+”
应胜利是上虞区驿亭镇胜利水晶杨梅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在今年上虞区供销合作社第一期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上,他与女儿应玲玲同堂学习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成为培训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应胜利的杨梅基地种植面积100余亩,主要经营杨梅树苗和杨梅。去年6月,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1号店“特产中国·上虞馆”举办网上二都杨梅节,应胜利初次尝到了电商带来的甜头,不仅赶在雨季前卖掉了大部分杨梅,也开起了自己的淘宝店,把杨梅苗木搬上了网络。
今年杨梅季,应顺利早早做准备,他不仅自己“笨鸟先飞”苦学电商知识,还动员做会计的女儿一起学习。“这次培训班,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门邀请了淘宝大学金牌讲师、天下网商资深分析师曹龙伟等老师前来授课,我怕自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专门把女儿叫来了!”
“生鲜网销有很多学问,不仅需要农产品品质优质,还需要包装设计精致、物流配送快捷、网上操作娴熟……”应胜利说,“但背靠‘电商’好乘凉,老师在讲课中说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互联网+家电卖场=京东,互联网+农产品经纪人也必定前途无量,我对今年网上销售杨梅信心满满!”
微商“新生代” 书写鲜传奇
蒋玲玲,2013年硕士毕业,她并没有像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忙着找工作或考公务员,而是在微信上经营起了自己的微店,2014年平均月销售额2万余元;王晓燕,工作之余四处搜罗上虞本地绿色、有机土特产,“燕子庄”农产品微店很快风生水起……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像蒋玲玲、王晓燕这样的微商“新生代”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与传统淘宝店铺相比,开微店成本低,没有资金压力,没有库存风险,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社交圈进行营销推广。”蒋玲玲笑着说。
“一家小小的微店,会碰到许多问题,平时除了自己网上摸索答案,特别需要一些专业老师手把手引路指导。”王晓燕说。
5月15日,由团区委主办、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期青年网商培训班开班了,王晓燕和来自上虞各乡镇(街道)的170余名从事电商行业或有意向从事的青年参加了培训班。
微商“新生代”兴起,但个人素质参差不齐。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设了基础班与提升班两个班子,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与学员们进行互动与交流,不仅分享电商知识,还带着青年网商奔赴义乌实地参观体验。
在此基础上,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新培训方式将培训课堂设到了田间地头。5月29日,40余名涉农创业青年齐聚丁宅乡水蜜桃基地,学习“互联网+农技服务、农产品网络销售”知识。“从事微小型商业活动的个体或团队,是商业和商人中群体的最大数量者,微商力量不可小觑!”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