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7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茶业商学院呼之欲出
刘仲华将出任院长
□ 本报记者 赵光辉

    在6月19日开幕的北京国际茶业展上,首次出现了“中国茶业商学院”这个陌生的名字。中国茶叶科学界领军人物、行业组织领袖、企业精英的名字,都出现在筹建学院的名单中。它的展位前不时聚集来好奇的茶界同仁——

    中国茶业商学院——你到底是谁?

    为筹备学院,

    他积累的登机牌比字典还厚

    这是一个被行业等待得太久的项目,被欧阳道坤描述为“我们都等得发酵了。” 

    欧阳道坤是“中国茶业商学院”组委会的核心成员之一,他来自茶企、熟悉市场。从2014年8月开始,他就一直在为“中国茶业商学院”的成立奔波,“这一年积累下来的登机牌,比一本字典还厚!”欧阳道坤形象地描述自己一年多来的状态。

    刘仲华,博士生导师,201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茶学博士点领衔导师、药用植物资源工程学科带头人——他的每一个身份对于茶叶这个领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次,刘仲华要作为院长,从现代产业的层面、从现代商业的高度,用“中国茶业商学院”给中国茶业带来一些变革。

    从最高到最低,哪里出了问题?

    茶行业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文化附加值极高的行业,高到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文明史;但茶行业同时也低到尘埃里,几乎毫无准入门槛,一个甚至小学文化的茶农,就可以号称自己做了一个品牌。于是,整个中国,便有了八万多家茶企,大家清晰地感到,中国茶业在商业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出了大问题。

    两年前,曾经有中国茶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这么形容:中国茶从业人员多,企业规模小,市场化工业化速度慢。而这话放到两年之后的今天,仍旧没有失效。即便在今年已经有7个以上的省份提出要打造千亿茶产业,但我们还是可以预计,没有产业现代化的思想进步与商业现代化的思维升级,中国茶业的进步会很难。

    时间走到了这样一个节点

    正是基于上面的考虑,刘仲华才有了成立“中国茶业商学院”的念头。而选在2015年这个节点正式成立,因为也许这是一个最适合的时间。

    首先,中国正在步入“大健康、大文化”的时代。这两点对于茶叶无疑有着相当高的契合点;其次,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与消费格局发生了变化,整个茶业市场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之前依赖于三公消费或者集团购买的高端茶叶,逐渐走向没落,企业不得不真正地走向大众品饮市场;第三,年轻人开始进入茶叶消费领域,对于这个未来堪称庞大的群体来说,他们需要更有品牌力和专业化的茶品,而绝非仅仅是售卖概念。

    这些都是机会,同样也是挑战。有茶企负责人在说到今年市场状况的时候,很沮丧地表示,今年的形势更为严峻,而自己与诸多同行则感到迷惘——面对新常态带来的变化,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办。

    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发源于茶行业那些朴素的商业意识和市场化手段,很明显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完全来自于其他行业的商业手段和市场化方式,也很难适用于这个行业。欧阳道坤说:“中国茶业既没有洋为中用,也没有古为今用,我们都在路上!”当所有的需要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中国茶业商学院”的出现便成了必然。

    这也许是中国茶业的梦之队

    “中国茶业学院”要做一支造梦之队。

    站在“中国茶业商学院”这六个字背后的人,将会有中国茶叶科学泰斗、国家级行业组织领袖,执行团队则将由涉茶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多位茶行业知名专家学者构成。在此之外,还有由行业前沿精英组成的院务委员会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更多的任课老师来自于国内一流的咨询公司和国际国内知名茶企的高管团队,政府内的专家型官员以及其他行业的高管团队。

    当这些人集合在“中国茶业商学院”这个体系之下,他们能制造出多大的动静?没人知道。但人们期待着这股力量,能够冲破茶叶禁锢,通过跨界交融,推动中国茶业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迈进。

    定向研发的课程

    对于“中国茶业商学院”来说,最难的也许是课程设计——毕竟即没有现成的教程,参加学习的受教育者需求也不尽一样。

    刘仲华表达了他的信心。他说,在“中国茶业商学院”的课程设计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尊重古老中国茶特色的基础上,加入产业现代化的思路和商业现代化的思维;其次则是所有的课程都将根据学员的需求进行定向研发,他甚至提出了“茶行业内的教师必须融合外行业的思维与成果,行业外的教师必须研究茶行业的特点与需求”这一要求,其目的正是为了让整个茶产业在维系原本中国人精神属性的基础上,能够做到真正融入最先进的执行方式和商业模式。

    对于受教育者,“中国茶业商学院”则准备采取多层次开班与开课、多样化教学与研修这一手段来满足不同状态与不同阶段的茶企业的需求。刘仲华介绍,现在的课制分为高级总裁研修班、总裁研修班、专题学习班、产区管理者研修班这几种教育形式,“基本上能满足大多数参加学习的受教育者的需求”。

    刘仲华说,中国茶业商学院的出现虽然有些晚,但终于快要来了。据悉,7月26日,中国茶业商学院将在长沙正式成立。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