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师生成拍档
美国诚实茶(Honest Tea)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瑟斯·高德曼(Seth Goldman),喜欢喝饮料也是个运动达人,他在不断探寻着究竟哪款饮料可以让他在一段长跑、一场球赛的激烈运动后抚平难耐的口渴。然而瑟斯发现,大部分饮料不是太甜就是特别寡淡。
巴利·纳莱布夫(Barry Nalebuff),瑟斯在耶鲁大学的教授,在一次关于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公司的讨论会上,他发现瑟斯和自己在饮料方面的看法倒是相当一致:甜度较低但风味醇厚。那一年是1994,他们的想法还只限空想。
1997年,毕业后的瑟斯和同学去纽约开创果汁事业,但是他很快发现产品无异于同类,于是瑟斯给巴利发了一封邮件,试问当初对开发理想饮料的热情是否还在。可巧巴利刚好从印度回来,其研究的项目恰是茶业。他通过考察意识到,美国进口的茶只是一些颗粒碎末,并不是完整的原叶。那么如果用大片的茶叶泡出汤后制成瓶装饮料呢,那不就是实在的茶饮吗?而“诚实茶”这三个字,也就顺理成章地跳入巴利脑子里。
当瑟斯听到这个名字,那感觉就好像锅里的水即将煮沸,他觉得用之命名一个自然产品实在太合适了,这代表着和用户、供应商和环境之间健康、诚实的关系。于是,瑟斯果断辞职,开始回家煮茶。五周后,他用热水瓶装着茶水还带着一些环保瓶去健康食品连锁店Fresh Fields,结果订购了15000瓶。这师徒俩一边开心诚实茶开张了,一边苦恼去哪里泡出这么多茶水。不过,他们做到了,而且今天还在做。
由于2008年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了诚实茶,这笔资金帮助其于2011年扩张产品范围。今天,诚实茶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在运营,而且其旗下各类饮品在美国10万家店铺都可以看到。而最初瑟斯煮茶的厨房变成了公司,并在那里举行了15周年庆祝会,人员也从最初的3人拓展到上百人。
诚实茶卖“诚实”的茶
说到诚实茶首先要从有机茶叶说起。茶叶从采摘到制成包装,在这一整套流程中并没有清洁叶面的环节,而这就体现出有机茶的优势。这些有机茶都是得到美国农业部的认证并得到第三方相关组织的监督。美国农业部(USDA)有机产品规定,照射、污水污泥、合成肥料、杀虫剂和基因变异过的生物,都不可影响到有机农作物,包括茶。而且诚实茶的原叶都是工人手工采摘,诚实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饮品的原料多引自中国和印度的一芽两叶。所以,消费者在每瓶“诚实茶”瓶身都标注着“冲泡原叶经由‘公平贸易’组织认证”的字样和美国农业部的认证logo。
这里的第三方组织是指一些国际公平贸易认证,它们帮助农民、工人与贫穷斗争。凡是印着公平贸易相关组织标志的产品,几乎可以等同于优质高价,而售出的钱会直接回到当地劳动者所在的社区,用于加强医疗健康和教育工作,如此确保产茶国的茶农、茶工在工资、福利等方面享有公正待遇。
诚实茶的产品多样化。其中,诚实茶和诚实茶玻璃瓶装这两个系列是含茶饮料,这里有纯茶饮品,如“绝对绿茶”、“纯粹阿萨姆红茶”等,还有茶与其他水果如覆盆子、石榴等配在一起的茶饮;诚实儿童有机饮料就是果汁,诚实气泡饮料是各种口味的苏打水,夏日清爽系列是适合家庭饮用的大瓶玻璃果汁。
那么这些有机茶饮料中的糖分从何而来?有机甘蔗糖提取糖、有机蜂蜜、甜叶菊中提取的糖分和有机水果中天然的糖分。还有枫糖浆和龙舌兰糖浆,也都是有机的。
总之,诚实茶的目标是创造、推广美味的、健康的有机饮料,其深深扎根的诚信、正直、可持续理念不但贯穿于产品线中,未来还会一如既往地延续到更宽广的生意当中。
还有哪里很“诚实”
健康简单的初衷、有机好喝的产品、人道安心的认证,还有什么让诚实茶可以达到如今有口皆碑的地步和过亿的销额?——“诚实”不仅限于产品制作上,在营销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这一精神,并切实地执行着。
诚实茶的每款饮品都很诚实地标出产品成分,卡路里的多少,是纯茶饮料还是茶中配有其他口味,含糖成分,绝不虚假。据一些相关资料记录,在公司创业不久,为了切合健康低热量的理念,准备推出一款不含卡路里的饮品。但是后来,通过检测发现其每瓶含有3.5的卡路里。尽管政府规定,只要每瓶卡路里不超过5都可以算为零糖,但是诚实茶的标准是“真的无糖才是零”。于是,后来又在其间加入一些其他成分另做成新品。
可以说,诚实茶的诚实理念早已超越产品,而更像是一种产品与顾客之间亲密的信任感。瑟斯说这是对诚实的关注胜于茶本身,认为提供给顾客健康有益、不违背公司道德标准的产品是他们的必要任务,对于欺诈行为坚决的反对。
一切都以“诚实”原则为准让诚实茶在交易中渐渐成为顾客眼中不可替代、货真价实的有机健康饮品,同时也极大推动了其市场销量屡屡攀升。的确,和不停用广告美化自己的其他品牌比,只做个几个简单广告但是在产品上下“真功夫”的诚实茶显得格外令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