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山东省招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依托信用工程建设助农致富
□ 吴桂忠

 

  多年来,山东省招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充分依托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不断开展业务创新,大力支持农民增收和农村致富,实现了自身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

    截至7月20日,该联社已建立“信用村”档案240个,占该市农村总数的33%;建立“信用户”档案3.4万个,占该市农户总数的26.8%。

    以信为本,树信于民。为找准信用社与“三农”共同发展的结合点,使信贷支农工作省时、省力,又守信,该联社以分工包社的形式率先对8个行政村进行了试点调查。调查发现:农民求贷的心情很迫切,求贷心理也很复杂,通过传统“一户一担保”的形式发放贷款,既浪费信贷员考察贷款的精力,又不能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对此,该联社研究制定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实施办法,使信用工程建设驶入了服务“三农”的主航道。

    首先将组织健全、民风正的村作为信用工程建设试点村,广泛宣传信用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和好处。其次是以各信用社为单位,召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会,由信用社主任具体介绍创建信用村、信用户的政策、原则和方法,为“信用村”“信用户”的顺利评选奠定基础。第三是将“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以任务形式分配到各信用社。

    通过这些措施,在该市广大农村营造了乡镇政府号召支持、村干部积极争创、村民积极参与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农民的信用观念,改善了农村信贷投资环境。

    纽带双联,关系加深。在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中,该联社干部职工加强与村干部的多方联系,实现了贷前考察真实、资金放出踏实、信贷收益现实的“三实”目标。去年7月,夏甸镇勾下店村村民向该联社申请养猪贷款,该村民拒绝上交相关“信用证明”,信贷员向村干部了解到该村民游手好闲、信用观念差,并且申请贷款养猪是假,被人追要债务是真,便否认了这笔贷款。同时,勾下店村另一村民曹士焕一家5口人,生活困难,但其申请贷款时出具了“信用观念强、有一定经营能力、贷款用途属实、可以给予贷款支持”的信用证明。该联社一次性为其提供贷款5万元,帮助他建起了可出栏1万只鸡的养鸡大棚,并引进了鸡苗。5月份,该贷款户还清了历年结欠乡邻的欠款,还提前归还贷款3万元。

    立足脱贫,共同致富。贷款户有无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一直是信用社能否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

    为方便农民贷款、扩大贷款覆盖面,该联社在实践中摸索制定了大户带小户、干部带贫困户、信用户带一般户、一点带一片的挂钩帮扶贷款制度。大户带小户是指在给个体大户投放资金的同时,根据其经营规模,动员无经营门路、无致富能力的农户积极入股,其小户资本由大户经营。小户除打工领工资外,年末根据入股项目的经营效益按股分红。

    据统计,2012年以来,该联社仅向张星镇投放石材加工等小微企业贷款就达1.2亿元,支持新建、扩建、改建各类石材加工厂115个,使5000多个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其中打工人员年工资收入均达4万元以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