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家坪供销合作社,是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下属的一家基层社,曾经被湖北省供销合作社授予“模范基层社”“十佳基层社”称号。郑道明,是一个执着坚韧、敢作敢为的土家族汉子,已担任贺家坪供销合作社主任26年。
1978年8月,高中毕业的郑道明在家务农一年多后,被贺家坪供销合作社招为农民合同工,那一年,他刚满17岁。
到供销合作社工作以后,他担任过双代员、仓库保管员、营业员、记账员、分店主任、镇供销合作社会计、副主任,经过近10年的学习锻炼,成长为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兼修、内稳外和兼备、能写会算的复合式供销人才。1988年,县供销合作社聘任郑道明担任贺家坪供销合作社主任,挑起镇供销合作社的担子。这一挑,就是26年。
5万亩农田的“保护神”
上世纪末,贺家坪供销合作社在完成改制以后,原有职工转变了身份,贺家坪供销合作社的行管人员就“闲”起来了,“挂”起来了,怎么办?郑道明作出决断,通过原有行政管理人员自筹资金,利用供销合作社阵地和服务网络,组建配送中心。用批发配送的现代物流方式,将原有供销合作社网点聚合在供销合作社的市场板块。
在配送中心旗下,每个村都建有2—3个化肥、农药、农膜直销店。在人口集中的村建有农资超市,把农资配送到村到田间地头,到村民家中。许多过去与供销合作社失散多年的双代店(现为村级综合服务社)、个体工商户、化肥运销户,纷纷与贺家坪供销合作社联手。镇、村两级首尾呼应,构筑稳固的农资经营体系,供销合作社对农资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
在省、市、县供销合作社支持下,贺家坪供销合作社以庄稼医院为载体,为全镇农民提供农资技术咨询服务和农作物病虫害诊治。庄稼医生由原供销合作社管理人员担任,每年给农民发放农资技术资料3250余份,开展农资技术咨询服务100余场次。供销合作社的庄稼医生就是全镇5万亩农田的保护神,让全镇农作物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此外,在郑道明的领导下,供销合作社新建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8家。目前,村级综合服务社履盖到90﹪的行政村。综合服务社建有“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设便民农资店、小超市、农村养老金代发、手机充值、电子商务、生猪养殖、饲料加工、书报阅览、驾校报名、农副产品价格信息、农民务工信息等服务。由供销合作社原有职工出资入股,利用供销合作社经营场地,兴办了一个600平方米的日用品超市;此外,在镇城区,建有30多个连锁店、直销店、餐饮店和农业保险代办店,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465万元到1260余万元的转变
贺家坪供销合作社按照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转换经营机制。在实施安置原有职工的过程中,郑道明想,既要把职工推向市场,又不能让供销合作社集体资产伤筋动骨,不改姓、不忘本、不当败家子。这就必须把基层社的资产和地盘“老面”完好地保存下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资产地盘在,供销合作事业就有根据地在,企业就有经受市场风险的基础。经过郑道明等人精心谋划,企业完成改革转制,社有资产由上世纪末的465万元增加到2014年10月底的1260余万元,社有资产年均增幅达到12﹪以上。
郑道明已年满53岁,在供销合作社已战斗36个春秋。本来,30岁时,有过多次调出的机会,但他都没有动心。有人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供销人,几十年,是供销合作社这所学校培育了我,供销合作社这片沃土养育了我、造就了我,对供销合作社有一种割不断的亲情,出去闯世界是创业,供销合作社同样是一个创业的大舞台。只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气神,就一定能守住这片热土,让历经60多年风雨的供销事业青春焕发、发扬光大。”有人问他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我最感到欣慰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初参加供销合作社工作的供销合作社元勋们,都已80岁高龄,他们每次到供销合作社来,能有一杯热茶喝,与他们相伴几十年的供销合作社还在。看着供销合作社的老人们,用手抚摸着老墙,像抚摸着自已亲生的孩子。那时,我就特别感动,会流泪、会陶醉。”
(作者单位:湖北省长阳县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