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圣地,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是个地地道道的西北农业大县:农业人口约占全县人口83%,农业用地面积约占全县面积77%。根据武功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的《武功县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2013年以前,这个基本靠土地吃饭的县域还处于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土地对农民增收实际贡献有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落后境地。
2013年以来,武功县供销合作社通过挖掘自身优势、积极主动作为投入到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按照“立足武功、联动陕西、辐射西北、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思路,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将武功县打造为“西北电商第一县”的改革之路,不仅使武功逐渐成为“陕西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地”“西北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地”“西北电子商务物流集散地”,更是在2015年3月,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定为“电子商务示范县”。
“买西北”“卖全国”
“如果仅仅局限在武功本地,在不足400平方公里的县域土地上发展电商,无论是帮本地农民买还是助农民卖,这块市场都实在太小,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因地制宜找到适合武功本地发展电商的路径!”武功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弓文锐告诉记者,鉴于武功拥有处于国家关—天经济区核心地带和大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具有辐射大关中、带动大西北的独特优势,再加上交通便利,具有4.5小时之内通江达海、连通国际的交通保障能力,目前武功已经成为关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根据武功的地理位置优势,我们在发展县域电商之初就确定了‘买西北’‘卖全国’的定位。”
据了解,所谓“买西北”,就是面向西北,聚集货源,除了征集武功当地特色农产品外,不断整合陕西渭北苹果、核桃,陕北红枣、杂粮,陕南茶叶、菌类,关中肉奶类、面食类,以及新疆瓜果、干果类,西藏牦牛肉、奶制品,青海沙棘、青稞制品,甘肃枸杞、中药材等30多类300多种特色农产品,为聚集在武功的电商企业提供了充足货源;所谓“卖全国”,就是通过上线交易,将经过认真征集、筛选、包装、检测后的农产品,通过庞大且专业的电商团队上线运作交易,销往全国各地。
“对西北电商企业来说,物流和人才一直是困扰他们发展的大问题。消费者网上消费量一般都比较小,单独一件件从甘肃、青海、新疆发到内地,费用高、时间长。我们利用物流优势将这些货物集中到武功,一方面节约了时间成本,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减少了物流成本,降低了购买门槛。此外,西北地区地广人稀,集中培养电商人才成本较高,武功人口稠密,在物流集散地和电商企业聚集地的基础上,发展电商人才培训中心既有基础也有实力。”弓文锐解释道。
2014年4月,以销售新疆特产为主的西域美农公司将配送中心搬到了距离乌鲁木齐两千多公里外的陕西武功县,问其原因,副厂长刘新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年公司在乌鲁木齐配送,发往东南沿海主要消费市场,一单限重一公斤,价格在7元到8元间浮动,而且续重的费用很高。搬迁到武功后通过将新疆及西北各地产品集中到武功后再销往全国,一单限重提高至3公斤,价格反倒降到了3.5元以内。”如今,像美农这样的销售西北农副产品的电商企业,在武功还有近50家。目前全县农村从事个体网店已经多达400余家,快递公司20多家,日发单量超过1万单,日交易额突破100万元。
对此,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魏延安称赞道:“一般的农村电商主要立足点是‘卖’,即思维局限在如何把本地的好产品卖出去,而武功则创新提出了‘买’,以‘买’发展‘卖’,有买有卖形成了完整的经济链,日后势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管齐下促进三产相融
“发展县域电商,一定不能只把电商作为一种销售途径来应用,它应该是一种新形势下生产关系的组织方式,能够打通生产、储藏、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实现对一二三产业的凝聚,有助于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规模。”在弓文锐看来,上述思路正是武功电商模式最本质的内涵和最突出的特点,帮助武功县快速超越一般县域电商,从促进农产品销售开始的初步模式和催生乡村经济新增长点的中级模式,直接跨越到县域经济的较高层次。
协会统筹是武功现实发展县域电商发展的一招棋。武功县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赋予的“武功县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紧握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协会和电子商务协会这两个抓手,开展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其中,武功县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协会负责进行特色农产品的普查、征集、展示、实体销售等工作;武功县电子商务协会负责组织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体网店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互通产品,统一发货,实现合作共赢。
有了协会的统筹,武功县社还通过培训储备区域电商发展所需的人才。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在本地创造更大的价值,武功县供销合作社与陕西省电商协会组建了“陕西省电子商务武功培训基地”,并成功引进淘宝大学陕西分校武功培训基地,不断开展电商创业精英培训,为培育大批电商创业带头人、带动周边县域的农民转型为三产工人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已组织各类免费电商培训39场次、3100多人次,间接宣传培训1.2万多人次,武功也因此逐渐成为陕西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中心。
为打造西北地区的电商咽喉地,武功县社还建设了不可或缺的承载体——园区。为了更好地将电商企业、人才培训、仓储物流集聚在一起,促进武功县电商产业链上各个实体的有机融合,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打造武功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并实现企业入驻,二期工程正在筹建当中,规划建设电商大厦、农产品检测中心和电商孵化中心、果业网上交易市场、电商物流冷链中心、电商人才公寓等项目。整个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入驻电商企业100户,电商配套企业5户,年产值达20亿元。
在发展区域电商的同时,武功县社进行了网络建设。去年9月,以改造建设便民生活乡村小店为依托、以在农村推广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为重点、以丰富便捷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消费为核心的“智慧乡村”工程在武功县拉开帷幕,该项目通过引进和推广网络经营消费模式,在集中承担起附近村民网上代购、农产品代销、话费充值、车票预订、快递收发等诸多便民功能服务的同时,也将武功县近乎遗失的基层网络阵地重新搭建起来。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覆盖全县50%以上的行政村,预计明年年底能够实现全面覆盖。
“我们有信心,通过上述举措将武功打造为‘中华农都、电商新城’!”在采访的最后,弓文锐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