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加坡或将尝试建“植物大厦”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国内的粮食几乎全由国外进口,甚至远从巴西与阿根廷进口,但仰人鼻息的风险过高,在粮食危机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下,粮食自足率势必得提高。来自巴塞隆纳的设计师为新加坡设计了一种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大厦,充分利用新加坡四面环绕水域的地理环境,让原本无土可耕的新加坡能发展自己的农业特色。

    植物大厦形状如草写的L字母,林立在水道、港湾内,每一层楼皆密密麻麻种满不同的农作物,它的设计是为了减少种植空间,并获取最大的阳光。负责人彭思表示:这种设计让整个垂直结构没有阴影遮蔽,每个角落都能获得足够的光线。

    除了设计新颖,它还配有即时作物监测器与通讯装置,可连线到城内的管理中心。另外,彭思还想建立数据管理系统,追踪购买的情况,让农场能自动调整生产量,最终希望达到食物零浪费的目标。

    虽然植物大厦仍然在构想阶段,但彭思与其公司JAPA希望能与当地政府和科技公司合作,他们将从较小的模型开始,目前研究人员正进行能量获取与作物生产量转换的评估。

    新加坡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多达7000人,土地面积只有715平方公里,相较于台湾3600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646人,可以想见这个弹丸小国的人口多稠密,土地是寸土寸金,这座“漂浮农场”未来若成功的话,或许能为曾创造亚洲奇迹的新加坡,再造新的农业革新。

    彭思指出,除了新加坡外,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也适用。例如中国沿海新开发的都市,能降低粮食压力,并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最重要的是生产优质的本地食材,避免过度依赖粮食进口。

(来源:农视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