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8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方信合守候一片大地
清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全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 刘敏 郑剑勇

助农取款服务点方便千村万户
电子银行产品宣传进社区
理事长高富贵(右)接受支持地方民生建设锦旗

 

    9年改革,脱胎换骨;9年奋进,满载而归;9年发展,风景秀丽。截至2015年6月末,内蒙古清水河县农信社资产总额、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达27.36亿元、19.41亿元、17.39亿元,是2006年末的6倍、7倍和7倍,存、贷款存量市场份额居县内同业之首;承担了全县90%以上的农业贷款、95%以上的农户贷款、95%以上的个体私营及小企业贷款,为支持县域“三农三牧”以及小微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竭力支持“三农三牧”发展

    该联社始终恪守服务“三农三牧”的经营宗旨,以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己任,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准确研判农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任务,认真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要求,深入实施信贷“1234”工程,把支持农牧业产业化作为有效支持县域经济延伸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全力发挥自身的网点渠道、专业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全方位、各层次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链条的各个环节,2007年至今累计发放农牧业贷款76.94亿元,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紧随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目标,该联社结合农村信用社实际,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投入大量信贷资金,把粮食生产、蔬菜种植、规模化养殖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作为信贷投放重点,同时积极做好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2007年至今累计发放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膜等贷款19.24亿元,支持农村牧区消费性贷款3.85亿元,支持畜牧业贷款30.78亿元,支持农村生产生活资料批发和零售贷款15.39亿元,支持农畜产品收购、仓储、运输及生产流通贷款7.68亿元,支持非农牧业贷款2.38亿元。

    该联社充分发挥在支持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专门的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加大春耕备耕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统筹安排信贷计划,开通“绿色办贷通道”,加快审批速度,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小型微型农资、农机生产企业的信贷准入标准,保障金融支持春耕备耕工作及时有效开展。2007年至今,累计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3.88亿元,助力87%户农民解决了春耕备耕生产的资金问题。

    该联社坚定不移深耕“三农三牧”沃土,积极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全力打造最大普惠金融体系。实施“三放宽、一优惠”政策(放宽贷款对象、放宽授信额度、放宽贷款期限、实施农户贷款利率优惠),持续深入推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和阳光信贷“三大工程”,广泛开展“助农金融服务点”全覆盖工程,全面开展金融便民服务“春雷行动”,加快信贷结构调整,着力建立差异化的实体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定价体系,适当放宽还款期限,整体下调贷款利率,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都能得到有效的金融服务。2007年至今,累计授信农牧户14808户,农户小额贷款累计投放8.93亿元。

    倾力支持小微发展和民生工程

    该联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撬动作用大的旅游业、工业、新型城镇化、非公经济、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商贸、服务为主的个体工商业主的信贷支持,认真贯彻国家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把开展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作为重点工作和民心工程来抓,强化对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提高信贷资源的利用效率。2007年至今,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16个,标准化设施农牧业生产基地7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家,涉农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155家;累计发放下岗失业贷款、大学生以及返乡务工人员创业贷款1520笔,金额4550万元。

    该联社优化信贷队伍结构,从各岗位选拔优秀柜员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中,加强信贷廉政文化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坚持阳光操作,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树立阳光信贷企业新形象;以普惠金融为主线,针对县域经济特点,以“扫楼、扫街、扫市场”方式实地了解商户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以“跟着市场走、围着市场转”的思路,网点布局向专业市场倾斜;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增强融资承载能力,以产品创新扶植小微企业,解其难题。该联社现有22个营业网点,覆盖该县各个乡镇,充分发挥了基层营业网点的辐射作用,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力推出信贷产品

    根据县内、农村地区信贷市场的信贷需求、风险特点、管理要求等方面的特点,该联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符合“三农三牧”和县域市场实际的信贷政策、管理制度,为大力开展地方经济提供了政策和制度支撑。同时,加快“三农三牧”金融产品创新,相继推出了工商户及小企业联盟贷款、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保证贷款等金融产品,2015年新推出了由富民一卡通承载的“农富贷”“薪富贷”和“商富贷”三个新品种。截至2015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6.57亿元,小企业贷款余额7085.14万元,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保证贷款(含担保)11.12亿元。富民卡累计发卡1374张,其中:农富贷1058张、薪富贷212张、商富贷104张,贷款余额10519.52万元。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资金使用与贷款周期不匹配等问题,该联社深入调研,研究对策,大力推进服务模式与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丰富信用工程内涵,重点向家庭农场和合作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骨干企业、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小微企业园区及产业聚集地延伸,结合小微企业、农户、农业龙头骨干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新需求,健全“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家庭农场”“企业+专业大户”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探索扩大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进一步扩大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民创业贷款覆盖面。

    努力扩大服务县域经济覆盖面

    该联社通过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农村金融网络,打造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县域现代金融理念,有效地解决县域、农村网点覆盖不到地区的金融服务。全面发挥电子银行优势,增强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短信银行、支付宝快捷支付等电子银行业务推广力度,全力延伸助农取款服务范围,加大对“村村通、乡乡通、一卡通”的投入力度,以科技手段便捷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积极改进营销方式,通过POS机业务,拓展优质商户,改善商户结构;在具备网络条件的地区,全面部署自助服务终端,满足农牧民小额取现、转账、缴费等基础性金融服务需求,着力打造“居家金融服务”品牌;积极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服务宣传月”等活动,普及农村金融知识,积极推广96688和“金牛新干线”精品品牌;开展“流动银行服务”,重点为“助农金融服务点”和特定群体客户提供现金、预约上门放贷等特色服务。目前,全辖共布设ATM自助机15台、POS机245台(商务POS机141台,助农POS机104台),已布放到103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1%,柜面业务替代率达到59.56%。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