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棉花科学学院”成立
本报讯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塔里木大学合作共建的“棉花科学学院”于8月24日在新疆自治区阿拉尔市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集棉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型科学学院。该学院将“立足南疆、面向中亚”探索棉花可持续繁荣发展的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组建全方位的棉花发展创新平台。
成立棉花科学学院,是国家棉花发展战略调结构、转方式的重大科技需求,也是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技术输出去、原棉引进来”的重大产业需求,学院将建设成为棉花产业高地、学科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据了解,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区,已经连续20年实现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居全国各产棉省第一,新疆棉花总产已超过全国的50%,全疆50%左右的农户从事棉花生产,棉花产业水平的高低对于当地农民增收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棉花科学学院结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技和人才优势以及塔里木大学的地域和资源优势,组建五个棉花科技创新团队,设置三大学科领域,包括棉花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轻简化植棉技术和棉田生态系统保护,重点繁育和推广适合南疆种植的棉花优良品种,建成引种试验、良种培育、高产栽培的展示基地;示范棉花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为推动南疆棉花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为南疆乃至全疆、中亚培养一批棉花科技人才及管理、技术人员等,构建棉花技术示范、培训与推广平台;加快育种进程,加强示范推广,促进南疆棉花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高新疆乃至我国棉花整体生产能力。
(丽 文)
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落户自贸区进
口棉花实现线上交易
本报讯 日前,上海自贸区首批8家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之一的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已通过开业验收,并与10家银行签署授信总额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借助自贸区制度创新,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将推动我国进口棉花棉纱实现线上交易,同时吸引金融资本的支持。
据悉,作为自贸区重点建设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交易进口棉花的国际性电商平台。开业后将在保税状态下,对进口棉花与棉纱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和结算。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发起方上海纺织集团董事长童继生表示,将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挥交易中心核心优势,调动企业参与国际贸易、转口贸易的积极性。
统计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棉花逾93万吨。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总经理邱建华表示,棉花棉纱交易货值较大,传统贸易中没有第三方参与,存在不小风险。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将棉花棉纱的现货交易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同时引入第三方清算和仓单公示系统。不仅保障资金和货物的安全,还能提高交易效率。
吸引金融资本支持也是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的重要内容。目前,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已经与工、农、中、建等10家银行的上海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推出仓单质押、订单融资等服务,缓解棉花进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外,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还将适时探索棉花的期现联动、现货期权等试点,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提升“中国价格”的全球地位。
(胡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