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9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三农”服务走进“e时代”
湖南益阳市社着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蔡立平 温婧

    只要点击一下鼠标,各类农副产品及农资商品等即可送货上门,从网上订购的商品不仅货真价实而且物美价廉。对于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廖河村的村民们来说,像城里人一样轻松地在网上购物已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日前,在益阳市供销合作社的指导下,益阳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正式启用,当地的村民们只要登录网上平台,就能选购该公司基地生产的葡萄、大米、鸡鸭等农产品及农资商品,各类商品不仅明码标价,而且送货服务也很快捷。

    今年以来,益阳市社积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着力探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市社以益阳明天农业科技公司为依托,积极打造“网上供销社”,在为当地农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出了提升自身经济实力与为农服务的新路径,为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点+网络”

    电子商务走进农村

    为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新趋势,益阳市社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新途径,将电子商务运用到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上,大力实施网点信息化改造,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的同时,提供电费缴纳,手机费充值,车票、机票预订及党务政务远程教育等服务,将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也“搬”到了网上。

    目前,全系统共有100余个经营服务网点,基本实现对农村地区的全覆盖。“这么广的覆盖面是通过几十年的经营形成的,也是农村电子商务亟需的,完全可以将供销合作社网点与网络结合起来,让网上购销平台通过遍布乡村的网点。”益阳市社副主任周定军对记者说。

    今年5月,在市社指导下,南县县社积极推进“电商进村”工作,不断完善了当地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体系、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并成立了润丰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全市第一家县级电子商务公司,其电子商务系统业务涵盖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废旧回收四大项目。该市的农村居民只要下载一个“大友云”的手机APP,就可以直接通过网络选购心仪的商品,只用轻点鼠标,就可以“命令”基层社将所需的农用物资送到田间地头。目前,仅南县就有50多家企业的农副产品、农资可在网上直接采购,全市“网上供销社”已完成交易额200多万元。

    “线上+线下”

    农民产品销售创新路

    为进一步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畅通城乡流通中的重要作用。今年6月,市社依托桃江闽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开发“闽益卖菜郎”,通过手机微商销售和平蔬菜合作社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可供应的菜品通过微信平台公布价格等信息,市民可以自由订购。“闽益卖菜郎”试运行仅一个月,月收入达到了16万元。

    像闽益农业这样,线上负责宣传、推介、销售,线下负责生产、物流、包装、配送,二者有机结合,市社所探索出的“线上+线下”的发展模式已为全市农特产品销售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产销对接,将电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户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从田间地头到电商平台的生产销售新模式,有力推进了为农服务更快、更好、更精准。

    “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方面,网络平台与供销合作社就是互补的关系,电商缺乏下乡进村的渠道,这正是我们供销合作社的优势所在;农村需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平台,和更加快捷精准的服务,这恰恰是电商拥有的,二者的有机融合,对农村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周定军说,当前,该市正以微信平台为依托,探索建立“益阳市网上供销社”微信公众号,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线下优势资源,打造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农资等网络购销平台,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摘编自《益阳日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