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9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猛药治沉疴 婴幼儿奶粉管理升至药品级


 

    9月2日,备受关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开征求意见,婴幼儿奶粉的配方将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按照惯例,如无异议,《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对婴幼儿奶粉的管理上升到药品的级别。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严苛的规定将有利于规范混乱的婴幼儿奶粉市场。

    打击业内“潜规则”

    所谓注册制,即要对奶粉的配方进行注册,这意味着我国对婴幼儿奶粉的管理上升到药品的级别。征求意见稿规定,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配方注册,食药监总局对申请注册配方的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进行核查和审评后,决定是否准予其注册。

    根据征求意见稿,同一企业注册的一个产品配方只能生产一种产品,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得限定区域销售,不得为销售商专门定制生产。据悉,目前全国有2000多个品牌,同时有2000多个配方,平均每个企业有20多个配方,而这些配方大致相同。贴牌代加工、配方大同小异是我国乳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征求意见稿一旦通过并实施,近千个品牌面临淘汰。根据新规,以前部分乳企经常玩的伎俩,比如再实施以配方升级为噱头进行涨价的“潜规则”就难上加难。

    与此前传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的最大不同是,对企业申请配方奶粉的数量,征求意见稿给出了两个不同的方案。方案一与此前传闻一致,就是同一企业申请注册的同年龄段产品配方之间应当具有明显差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可选择性成分应当相差6种以上,并有科学依据证实。另一方案则是直接限定企业申请配方数量:同一企业申请注册的同年龄段产品配方之间应当具有明显差异,并有科学依据证实,每个企业不得申请注册超过5个系列15种产品配方。无论是哪个方案,都牢牢卡住了配方注册这一关口,向企业围绕配方玩概念的恶习说“不”。

    向夸大宣传说“不”

    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品类越来越多。但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很多妈妈都眼花缭乱,无从选择。类似“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等概念和“添加益智成分”、“增强体抗力”等说法让很多消费者摸不到头脑。根据征求意见稿,这些说法以后有望不再出现。征求意见稿要求,以后企业将不允许混淆概念,虚假宣传。征求意见稿指出,上市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其标签、说明书应当与产品配方注册批准证书一致。不得标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等模糊性误导消费者的内容。标注使用进口乳粉、基粉等原料的,应当标注原料真实产地。婴幼儿配方乳粉命名和标签不得含有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以及保健作用;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检验机构等社会组织推荐或监制;非转基因字样;零添加字样等内容。

    专家指出,进一步规范标签,避免产品夸大宣传、误导消费,有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提升消费者的产品忠诚度。

    外产内销“逃过一劫”?

    虽然业内人士纷纷为注册制点赞,但他们同时也关注到了《征求意见稿》中的这样一句表述:该管理办法适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产品配方的注册管理,适用本办法。

    “上述表述将该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限定在了国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企业,也就是说,在国内拥有企业,委托海外代工生产的产品以及在海外拥有奶源、生产基地且直接销往国内的产品将不受上述新政的约束。”包括乳业专家宋亮在内的多位行业人士就《征求意见稿》如是解读。

    宋亮表示:“《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国内生产乳粉企业,然而在国内市场流通的奶粉中,60%-70%为海外生产的品牌,只有3-4成是国内本土销售的。按照产品出厂价格计算,通过海淘、代购、跨境电商进入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货值达到180亿元。因此可以说,该管理办法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产品群体。”

    近几年国内乳企为了突破资源约束、寻求质优价廉的奶源,并希望通过国际化来尽快赢得消费者信任,纷纷选择“走出去”。在此背景下,若上述《征求意见稿》只针对国内生产企业进行配方的管理,而忽略了与国内奶粉市场息息相关的国外生产产品,反而会起到变相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作用。“只要求国内生产的奶粉进行规范配方,而不涉及国外生产,那么企业很容易通过海外生产和海外进口来应付新政,这样一来国内的奶粉市场失去了企业税收、就业,进而失去了竞争优势。”宋亮表示。

    据了解,目前该管理办法在征求意见阶段已得到了众多人士的意见反馈,最终版本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与最新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且会有所调整,而“适用范围”能否实现一视同仁,需要等到新政终极版发布方能揭晓。

    食品行业安全是重中之重,而婴幼儿奶粉可谓是食品行业中的重中之重,自从三鹿事件之后,乳业就成为了舆论谴责的众矢之的,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和威信都直线下降。为了重塑中国乳业,我国决策层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而这次的征求意见稿可以说是杀手锏。面对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普遍乐观,认为在多项严格制度的制约下,乳业将迎来一个光明的明天,挽回国产奶粉信心和威望的未来指日可待。

    (本报综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