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副)产品“卖难买贵”现象时有发生,而流通链条不畅通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广东省肇庆市,由市供销合作社推出的“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项目,通过直供直销的产销对接方式,减少了农(副)产品的流通环节,并应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开辟了一条从田头到餐桌的“绿色通道”。
目前,该项目已与市内60多个镇村蔬菜类、水产类、禽蛋类、畜牧类、山货类等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基地进行了产销对接,并与端州城区40个住宅小区进行了配送对接,日均配送户数达1500多户。
多重检测保障“舌尖”安全
8日上午,在肇庆市社农(副)产品配送服务中心,一筐又一筐装满了新鲜蔬菜、肉类的菜篮子,已被整齐地码放在地上,等待着工作人员将它们搬上冷链运输车,送往各个目的地。
据肇庆市社农(副)产品配送服务中心配送部何经理介绍,每天凌晨3、4点钟,来自种养基地的农(副)产品就会被陆续运到配送中心,经过一系列分拣、检测等工作,才会进行配送。
记者了解到,这些农(副)产品主要是由农业局、畜牧局所扶持、指导的生产基地或种养殖大户所生产的产品。而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也发挥基层社资源优势,组织农户针对本地养殖特点,分别成立蔬菜、禽蛋、畜牧、水产、山货等专业合作社。
所有生产基地或种养基地都必须经过相关检测并且合格才会被列入配送服务平台的货源地。像蔬菜、瓜果这类农产品,还要经过田头检测和配送中心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测双重“关卡”,确保所配送的农(副)产品其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等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才能上百姓的餐桌。
“网上买菜”更加方便快捷
如今,市民通过手机、固话、互联网下单就可以轻松实现“农餐对接”。在“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网上平台,人们通过分类导航或搜索商品名称、编码等方式,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便可以在商品详情页面查看商品价格、产地、包装规格等信息。
网上交易成功后,市民只要按照网上平台反馈的信息要求,到指定地点的智能配送保鲜柜,通过输入密码等相关信息,就能领取到网上采购的农(副)产品。而“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安装于住宅小区的智能配送保鲜柜不仅具有保鲜功能,还具有防盗、防雷、防水、防尘、防盐雾、防潮、防高温等防护功能,既美观大方又安全实用。
“早就想要有这样便利的服务了。像这种网上订菜、送菜上门的服务,可以节约做饭的时间。”星湖奥园小区的居民吴阿姨说。
端州区政府饭堂采购主管樊进忠表示,以前他们饭堂都是直接去市场买菜的,但由于“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所配送食材都很新鲜,而且方便快捷,能够保质保量,所以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饭堂所需要的农(副)产品基本上都是由“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所供应的。
据了解,目前“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配送的农(副)产品种类已由最初的300多种增至700多种,涵盖肉类、蔬菜、水果、粮油等。而该项目还将继续完善农(副)产品配送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探索完善服务链模式,不断扩大配送服务平台的覆盖范围,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和更为便利的服务。
(摘编自《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