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9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e时代” 惠及庄户人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 杨燕 蔡根青

    

    初秋时节,村头“农村淘宝”大块广告吸引过往行人的眼球,“供销电商”交易平台前,人头攒动,销售农产品、取回包裹件、经纪人与对方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勾勒出新农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放下锄头拿鼠标

    庄户人成了“电商人”

    “师傅,我能不能申请电商?”

    “只要你条件具备就行。”

    “农村淘宝合伙人每次招募,我们都忙得接待不过来。大丰的不少农民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申请的热情特别高涨。”9月14日,在江苏盐城大丰区电商产业园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范海园这样介绍道。上周新一轮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刚刚启动,来自大丰区各镇村的50多名农民提交了申请,最终有10名申请人成功通过面试,进入实习阶段的考验。尽管“东家”对队伍把关比较严格,但并不能削弱农民搏击电子商潮的热情。

    今年1月,华东地区首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在大丰区电商产业园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县级服务中心以及首批6个村级服务站同步开业。农村淘宝在大丰区迅猛发展,截至5月26日,村级服务站达到35个。通过“农村淘宝”,村民不仅可买到更便宜、优质的商品,而且能把自产的绿色生态农副产品销向更广阔的市场。越来越多有眼光的农民,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纷纷申请加入成为其中一员。截至8月26日,全区村级服务站增至51个,增幅位列华东地区前列。51名淘宝合伙人经受了市场和“东家”考验,一批批庄户人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电商人”。

    草庙镇圩东村村民陈建中是业界知名的“合伙人”。今年46岁的陈建中原来曾经是供销合作社的职工,供销合作社改制后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卖部,销售农资、化肥、种子等,乡里乡亲都比较熟悉。当看到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户大丰区,首批村级服务站在村里建成后,他看中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今年2月,他提交了申请,3月获批成功,成了圩东村首个“农村淘宝”合伙人。因为多年经营村店搭建起来的人脉和信用,陈建中在村民中推广“农村淘宝”十分顺畅。全村不到900人,如今40%的村民都是村淘店里的顾客,代购的物品涉及家电、农资、衣物、日用品等数十种。

    57岁的村民马兰是陈建中接待的常客,她忍不住夸道:“请小陈点点鼠标,买的东西物美价廉,都不用出村,太方便了。”“农村淘宝”激发了村民旺盛的购买能力,这是陈建中成为“合伙人”后的最大感受。“生意巧做就好做。”他相信农村电子商务能做的文章还很多。

    “互联网+货郎担” 

    老供销用上O2O

    8月中旬,阿里巴巴携手雪佛兰汽车,在农村淘宝六折销售两款“雪佛兰景程”家庭轿车,大丰区7家农村淘宝店帮助农民通过网络在线成功订购,代购总金额50余万元。大丰区农村电子商务火起来,农民在线“淘”的物件,从衣服、食物等简单的日用品起步,正快速发展壮大,消费潜力不断激活,消费结构也越来越都市化。

    任义存是该区草庙镇供销合作社退休职工,今年虽然年过七十,却有着丰富的网购经历。日常生活需要吃的药、喝的酒,甚至是用的卫生纸,老人都是通过村里的淘宝店线上采购的。川东村“农村淘宝店”杨军平说,自己以前是一名售货员,在镇上经营服装生意,行情并不太好。今年3月,经朋友指点,开始学习做农村淘宝店生意,原以为对这个新鲜事物有个漫长的接受过程,没想到开业4个多月以来,生意很是红火。淘宝“6.18大促”,杨军平受村民委托凌晨在线抢购,两小时代购金额达2万元。8月初,他还帮助两位村民成功在线订购了2辆汽车。

    “种田也要与时俱进,现在不是流行O2O嘛?”年届五旬的种粮大户刘武用说:“我是老供销,村民们大多还相信我,我就要帮村民维护正当权益。我通过线上采购能有效避免假货,遇到问题在维权方面也比较有保障,相比线下购买更加实惠和方便。以后,我不仅要挑起网上‘货郎担’,还打算把村民们种植的农产品卖到网上去。”

    电商深耕农村迸发出强大的活力。李杰珍是白驹镇朱舍村淘宝服务站的“当家”,今年4月份,她的店刚开业就实现了“开门红”,接单500多单。5月份,她成功接单931单,实现销售11.3万元,一举冲进了淘宝村级服务站前十名,被淘宝网大丰服务中心授予“明星合伙人”奖牌。李杰珍说,良好业绩的创造,除了自己做好推介和售后服务之外,农村百姓对于电子商务的认可和接受,是不可或缺的法宝。

    “网上供销合作社”

    土特产变成“香饽饽”

    电商深耕农村,“代购”只是一方面,让人们更可喜地看到本地产品通过网络平台卖出去,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兴奋点,“网上供销”成为农民创新创业的新渠道。

    小海镇小洋村村民朱进高和儿子朱珠一起在淘宝网开了一家专门卖大丰土特产的网店,名为“春泽供销网”。 在线销售的数十种米豆杂粮都是朱进高自己地里长的,网站设计和运营都是朱珠一手操办,网店网页上的模特也是“土产”的。80多岁的奶奶在地里翻晒非转基因的黄小豆,手持连杆的伯伯在敲打补气养血的红小豆,几名邻居大婶手工收割着黑大豆,爸爸宰杀着自家散养的老土鸡,妈妈用杆秤称量着土特产……朱珠一家人在田间地头的劳作场景,原汁原味地呈现在网站上,真实淳朴,乡土味十足。

    许多客商看到后,称赞“当年的老供销合作社又回来了。”网店经营半年来,生意还不错,地里种的豆子花生、自家散养的老母鸡、小海特产香肚茶干都是店里的热销货。网络需求量大,光靠朱进高一家的种植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朱珠正在紧张筹备电子商务公司,准备与当地的农民合作社“牵手”,把更多的大丰特产集合起来通过电子平台卖出去。

    陈冬冬是大中镇恒北村“农村淘宝”服务站的站长,平日里除了为村民提供网上代买、网上缴费等服务项目外,他借助“网上供销合作社”帮村民代销地产水果。“我准备把早酥梨、小方柿、草鸡蛋这些恒北特色农产品拍照后陈列到‘网上供销合作社’货架,村民接到订单后只要按物流要求打包发件,就能将自家的农产品销出去。”电商活跃乡间,普及了村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理解,突破信息和物流瓶颈,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