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9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固本强基 提质增效
探寻逆势上扬的经营之道
——访江西省广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叶绿
□ 本报记者 臧洪菊 通讯员 曹 玲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新常态”下,江西省广昌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业绩却是一路“逆势上扬”,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图景:

    截至2015年6月底,广昌县农村信用社实现各项收入11433万元,增幅为41.63%;实现拨备前利润4355万元,增幅为50.29%。收入、拨备前利润均位居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首位。

    广昌县农村信用社实现“逆势上扬”的秘诀在哪里?

    “把固本强基的支点找准了,把提质增效的文章做实了。”在接受《农村金融》周刊记者采访过程中,广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叶绿说道。

    找准“固本”新支点

    “‘本’是什么,是信贷。”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叶绿表述着自己对“固本强基”的理解。

    在2015年工作年初会议上,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全辖指出了“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的总体发展思路。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广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探索创新,呈现了逆市上扬的发展态势。

    “要引爆员工身上的正能量。”谈及广昌联社的“固本”之策,理事长叶绿将着力点之一,定位在全辖的人员队伍管理,“要引导员工树新风、树正气;提素质、提管理;讲效益、讲效力,为业务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为此,广昌县联社采取了多种卓有成效的措施,例如:

    做好员工思想教育,并结合金融系统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特点,帮员工算好包括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健康账和自由账等在内的“人生七笔账”;在员工内部传递职业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廉洁从业意识;用人方面,实行风险道德“零容忍”;制定了奖罚清晰的激励机制。

    “结合人员管理,用铁的制度去规范经营工作。”叶绿说,这是该联社“固本”的又一关键性支点。

    以不良贷款问题为例。

    2011年,该联社制定并实施了《新增不良贷款处置办法》。该办法规定,对于2011年1月1日起新增不良贷款的客户经理,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度。其中包括:一个月内未收回的扣罚工资,3个月内未收回的待岗收贷,超过6个月未清收到位的给予行政处分。

    “绝不姑息迁就。”叶绿解释说,“对于需要就地免职、一撸到底的,绝不存在挪个地方,或换个岗位就了事的情况。”

    2015年上半年,该联社共有23人次被问责,其中,2人被免职。

    对于存量贷款中的不良贷款,该联社则采取“重剂起沉疴”的做法,即,一方面与公安局和法院联系,借力清收;一方面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对内加压清收。

    此外,叶绿还强调,“全社严禁‘新官不理旧账’”。

    例如,作为网点负责人,无论是任免前,还是任免后发放的贷款,都要承担起管理、清收的责任。

    固本以强基。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该联社共实现存量贷款利息收入6049万元;成功收回不良贷款1584笔,累计金额1569万元,打捞沉淀利息434万元。

    探索“增效”新路径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放开,银行的传统营利模式受到严峻挑战,转变经营思路,调整资金成本比重、拓宽渠道,走多元化经营之路,已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业的一大重要发展走向。

    采访中,就如何促进增效,广昌联社理事长叶绿向记者介绍了该联社的诸多有益探索。

    该联社促进增效路径之一,是坚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倾力于“三农”和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

    该联社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辖内有效信贷业务的全覆盖,该联社创新打造“三大中心”“三个事业部”的经营模式。

    例如,以盱江信用社为中心建立的“三农事业部”。该事业部覆盖了辖内11个乡镇网点,重点对接的是农村金融、特色种养业、农业产业化等领域的融资需求。

    2015年上半年,该联社将农贷的投向重点,定位于农村新型经营种养业,重点扶持火龙果种植、肉牛养殖、石蛙养殖等特色种养业,有效投放3.29亿元涉农信贷资金,实现利息收入218万元。

    除此之外,该联社成立的另外两个中心、两个事业部,即:以城中信用社为中心的“微贷事业部”、以联社营业部为中心的“大客户事业部”,同样收效显著。

    综合来看,2015年上半年,该联社累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投入信贷资金 15.69亿元,实现新增贷款利息收入1262万元。

    广昌联社促进增效的又一路径,是“走多元化经营之路,拓宽收入渠道”。

    叶绿介绍,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该联社转变思想,积极为富余资金找出路。2015年上半年,该联社通过发展票据业务、同业拆借、购买债券,以及代理中介业务等渠道,拓宽收入来源,一举实现非利息收入37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08万元,增幅达66.87%。

    “与去年同期相比,是翻倍式的增长。”叶绿评价说。

    但同时,叶绿也告诉记者,正所谓“开源节流”,为促进全社效益增长,该联社严把“资金使用关”。2015年上半年,该联社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了2.35个百分点。

    “但在有些方面,像科技改造、电子银行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投入,是坚决不能节约的。”叶绿补充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