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用社主任作为农信社系统基层高管人员,其道德素质、思想品质、管理能力、作风作为关系着企业发展状况、形象建设,关系着企业效益水平、工作成效,影响着整个农信事业的根基。笔者认为,要从长远发展的高度,把基层信用社主任队伍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关键在于“四重”强基固本。
重理念,是促管理的前提。要引导基层信用社主任着重树立“4种理念”:一是树立服务优质理念。要摒弃“唯我独尊”的思想倾向,充分利用发展机遇、发展优势,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树立效益优先理念。农信社的宗旨是为“三农”服务,但作为企业,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发展,就没有和谐、稳定。因此,基层信用社主任应牢固树立效益观念,每个决策、每笔业务都要围绕是否能最大限度创造效益来制定和实施。三是树立人才兴社理念。基层信用社主任应把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合理利用人才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四是树立风险兜底理念。要时刻把防范风险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但要防范信贷风险,还要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声誉风险等。要时刻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通过严格的管理、经常性的教育、扎实的工作,把风险降到最低。
重制度,是促管理的基础。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为规范基层信用社主任管理工作,要完善《基层信用社主任队伍管理办法》,修订基层信用社主任的管理、考核、培训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市、县两级行社要研究制定实施细则,从制度上规范基层信用社主任的经营行为和个人行为。二是建立考评体系。要从个人能力、工作业绩、生活作风、社会交际等多个方面,对基层信用社主任进行综合评价。要强化法人行社对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定期考核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基层信用社主任的思想变化和工作情况;强化经营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三是实行淘汰机制。以法人行社为单位,通过综合考评,每年对基层信用社主任进行综合排名,对能力不强、业绩不实、作风漂浮、社会交际混乱的基层信用社主任,要坚决予以撤换。
重培训,是促管理的重点。一是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省联社的培训重点是学历比较高、年龄比较小、有培养前途的基层信用社主任;办事处要对基层信用社主任进行集中培训,特别是加强职业道德、领导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法人行社要开展经常性的培训,主要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和训练。二是建立自己的内训师队伍。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聘请金融专家学者授课的同时,逐步培养自己的内训师队伍,改变以往授课人员层次高,效果不理想的现状。
重锤炼,是促管理的保证。在队伍建设上,一是建立充足的后备干部队伍。通过竞聘等方式,建立好基层信用社主任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后备干部的动态管理。每年淘汰一批、补充一批,以激发动力和活力,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全面,执行力强,敢抓、敢管、敢负责的优秀信用社主任队伍。在作风建设上,一是抓带头。即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用好的人品官德和清风正气团结凝聚广大员工。二是抓公正。即坚持公正处事,不搞亲疏远近,充分发扬民主,扩大社务公开,公平、公正处理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