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的百宜黄金梨、黄金咸蛋,息烽的红岩葡萄、黄南武辣子鸡,白云的苦荞香米,开阳的野生百合粉、朝天辣椒,来自德国的滤芯水壶、意大利的清洁产品……10月7日,在贵州省贵阳市首届农业嘉年华贵州省名特优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展上,场馆居中的一处大型展位——“贵阳供销e社”展区尤为引人注意。这里不仅设有贵阳市各区(市、县)单独的产品展示架,还有意大利、德国、日本商品跨境购展示区。
通过关注“贵阳供销e社”微信公众号,进入“e商城”,人们不仅可以购买到渠道规范的贵州土特产,还可以购买到国外的优质产品。让农民享受实惠、让居民享受便利,这便是贵阳供销集团旗下电子商务平台“贵阳供销e社”展区发挥的作用。
“提起供销合作社,很多人还保留着过去的传统观念,觉得那是计划经济时代为农民们提供农用物资的,其实不然。”贵阳供销e社展区现场负责人陈双双介绍说,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推进电商下乡、电商进农村,供销合作社长期扎根农村,实体门店遍布乡村,还有各地特色农产品资源,这些都是其优势所在。
陈双双话出有因。8月20日,贵州省召开全省电子商务发展大会,提出把“三农”领域作为发展电子商务的主战场、主力军、主渠道,要求加快供销合作社、邮政等传统商业组织的信息化改造,充分释放自身优势,打通“黔货出山”和“网货下乡”的双向通道。
目标既定,全力出击。按照《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贵阳市供销合作社结合“大数据+互联网+供销合作社”的模式,专门成立了贵阳供销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微信商城、进驻淘宝、京东、建立e商城等方式,整合资源,推进农村电商网店布局。
修文县打造供销集团电商运营中心O2O一号体验店、白云区打造贵州名特优产品展示馆和电商馆、息烽县打造电商运营服务中心……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些以线上销售、线下展示、相互融合为主的电商平台均已建成投入运营。目前,与本地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的“供销e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大部分已完成建设。今年内,像这样的电商服务站将在全市建成300个。
“做供销e社,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保障。基于供销合作社的资源优势,我们可以把各地的土特产品以最安全、最正规的渠道整合聚集,不仅让消费者买到贵州山里最正宗、最天然的土特产品,也能让农民的辛劳收成卖得更好、更远、更多。”陈双双说。
不仅是“黔货出山”,贵阳供销e社还积极推进“网货下乡”。“现在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了,消费的选择不仅限于国内了,体验店里扫个二维码,国外的优质产品就能送到家,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陈双双介绍说,贵阳供销e社还开辟了“跨境购”板块,除了9月中旬在白云区开业的贵阳首家跨境O2O线下体验中心外,今年还要在其他区县开通4个至5个线下体验中心。
供销e社“触电”,“搅热”农村市场——陈双双说,这就是贵阳供销e社的最终期许。
(摘编自《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