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0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TPP协定历时5年终达成 中国持开放态度


 

    当地时间10月5日上午,包括美国、日本、文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在内的12个成员国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这就标志着在5年多的密集谈判、以及再三延期之后,谈判各方就TPP协定达成一致。

    什么是TPP?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也就是我们说的“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协定”,最初是由亚太经合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化。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提出要创建一个高标准、更广泛的地区合作协定,此后热度渐高。澳大利亚、秘鲁、越南、日本等国陆续加入。

    此次达成TPP协定的共有12个国家: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新西兰、智利、墨西哥和秘鲁,其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

    如果说自由贸易协定主要目的是消除贸易壁垒,倡导产品和服务在国家之间的自由流动。那么TPP协定则是自由贸易协定的2.0版,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单纯的自由贸易范畴,涵盖环境保护、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投资等贸易条款。 

    TPP协定成员国在经济体量、政治影响力上可谓实力悬殊,而这其中最强的无疑是美国。在很多人看来,TPP协定已经成为美国在环太平洋区域布局的国际经贸新规则。

    协定获批还需跨障碍

    本轮TPP谈判于9月30日在美国亚特兰大开始,原定于10月1日结束。但由于各方未能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业原产地规则和制药业知识产权保护三大关键领域达成共识,谈判被迫延期。

    最终,在谈判进入第6天时,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正式宣布谈判各方就跨太平洋伙伴协定达成一致,称这一协定将有助于“为亚太地区制订路线规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说,这一协定将在一系列商品和服务上消除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参与TPP谈判的日本经济财政大臣甘利明也证实,美国、日本及其他10个国家已达成“广泛协定”。

    不过,共同社报道,虽然协定达成,但由于还需经过正式签字和各国国内法律程序,因此不确定协定最终是否会顺利生效。美联社指出,美国总统奥巴马需要等待90天才能签署这项协定。美国国会随后将对协定展开辩论,预计其在国会将遭遇阻力。

    TPP协定的整个谈判过程,至今已经耗时超过5年,完全可以算的上是旷日持久,而刚刚结束的这一轮最后一次谈判,更是还打了一个加时赛,为什么谈判那么艰难,而且还一再加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分析称,TPP谈得艰难,是因为它是最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协定,包含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传统的贸易自由化协定,从贸易规则一直扩展到社会规则、环保规则甚至是政府规则。这样一个涉及广泛领域规则的贸易协定,自然就是各家有各家的软肋,也就都想保护软肋。看起来比较艰难,都想取得进展,但又都不想让步,每个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政治资本。特别是美国,处在一个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境地,因此就造成谈不成就不能休的局面。各国付出巨大努力,投入巨大政治经济资源后,都进入了志在必得的最后冲刺阶段。 

    中国对TPP持开放态度

    TPP谈判结束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份协定是当前亚太地区重要的自贸协定之一。中方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希望协定与本地区其他自由贸易安排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之所以敢于底气十足的进行上述表态,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十分稳健,TPP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致命打击。中国国务院今年五月份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方案,被大多数人士视为中国版的“工业4.0”。宋清辉认为,中国制造2025比德国工业4.0层次更高,而且TPP也不会阻碍中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中国制造2025承载着更多的使命。

    而且,目前中国虽尚未加入该协定,但未来不排除中国在适宜的时候提出加入。从短期看,该协定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形成某种程度的冲击,但从长期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多边贸易安排都无法将非协定国家和地区排除于国际贸易体系之外,否则其自身发展将大为受限。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是12%,也为全球最多。中国已经和该协定中三分之二的成员国签定了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平衡TPP的负面影响。还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个协定涵盖了东盟10国、中日韩和澳新印16个国家,如果我们把这个巨型自贸区也建立起来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平衡中国的外贸损失和国民收入的减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也表示,并不十分担心这份协定对中国外贸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冲击,因为目前的这份协定还需要经过成员国冗长的立法程序才能生效;因为协定中规定的内部零关税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过渡期才能成为现实;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的产业链不可能被大面积吸走;因为TPP多数成员方的最大贸易伙伴不是美国而是中国;因为中国发起、推动、深化的一系列区域自由贸易谈判,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韩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亚太自贸区等等,在国内设立的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大自贸区,为国内产业提供了一个符合开放经济高标准的“练兵场”,成为全面深化经济改革、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的有力举措。也正因为如此,对TPP持开放态度、在世贸组织规则下让TPP与RECP等其他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并存共进才是中国国内相当多人的主张。

    多名美国智库专家和商界领袖认为,TPP协定最终要取得成功需要中国的参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认为,最终大家都会认识到TPP完全成功需要中国的加入。

    (本报综合)


相关链接

    针对这一协定,美国和欧洲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对其产生的利弊影响反应不一。

    美国:协定能否获批尚存挑战

    按照法律程序,TPP基本协定将会首先交由美国国会评估,审议一个月后,将会对外正式公布,交由公众讨论与评估。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国会对TPP协定的审议投票时间最早也要等到明年2月份,正值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提名程序的党内预选拉开帷幕,将会受到日益升温的美国总统大选影响。目前部分美国总统候选人已公开表示反对TPP,这无疑将加大美国国会批准TPP协定的难度。

    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参议员桑德斯10月6日表示,他会在美国国会努力阻止TPP协定的通过。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民调领跑者特朗普也明确表态反对TPP协定。

    英国:为欧亚自贸谈判添动力

    英智库认为,此次TPP的突破进展为欧洲与主要经济体建立更为密切的经贸投资安排提供了外部动力。

    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专家肖·布拉斯林认为,TPP中关于监管政策协调、投资者和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将有可能成为未来投资贸易协定的标杆。欧洲国家显然不希望在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制定方面被排除在外。TPP主要覆盖的亚太地区是英国和欧洲投资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当前,欧洲正在同东盟、日本谈判自由贸易协定,同时在与中国开展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和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TPP的达成将压缩英国和欧洲在与亚洲国家FTA谈判中的空间,增加了其推动上述自由贸易安排的迫切性,未来欧洲将加速与亚洲经济体的自贸区和投资协定谈判进程。

    法国:亚太产业链将重组

    法兴银行亚太金融分析师迪奥普认为,随着TPP具体细节的实施,未来亚太地区的产业链或将面临重组,但中国应继续保持本国企业改革步伐,正面应对这一地区性经贸协定所带来的挑战。

    他说,TPP达成协议,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重点对待”。但是TPP协定真正对区域乃至全球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尚需时日。他说,中国经济走向仍然是影响未来亚太经贸格局的关键。

    他认为,中国目前已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大于制造业,从长远看,产业链转移反而倒逼中国内部经济改革,因此,需冷静评估TPP带来的冲击。

    德国:带来巨大竞争压力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格里洛6日表示:“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的签订,让美国与亚太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世界报》的报道称,TPP协定的达成给欧洲和中国带来巨大的竞争和压力。TPP绝不是一个简单经济意义上的协议,而是代表着美国地缘政治影响力的进一步辐射——辐射欧洲和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认为,缔结TPP协定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对外贸易政策基石。许多民主党人士对此持强烈反对意见。

    日本:舆论看法喜忧参半

    日本政府对TPP谈判达成初步协议十分兴奋,首相安倍晋三声称TPP将全面影响日本的经济生活。日本政府表示,将借TPP谈判成功的东风,加快推动日本和欧盟的自贸谈判,同时积极参加亚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框架谈判,争取引进TPP的相关规则,将来形成以TPP为中心涵盖全球的庞大自贸经济圈。

    日本经济界对TPP谈判取得初步成果表示欢迎。“经团联”等四大经济组织负责人均表示支持政府在谈判中作出的努力和承诺。但是,日本国内舆论看法喜忧参半,汽车、电子和机械等出口企业欢欣鼓舞,表示要充分利用TPP的成果扩大出口。但农业组织则忧心忡忡。日本全国农协组合的负责人疾呼:“TPP谈判的结果使日本农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农业产值下降和农户减少将难以避免。”日本媒体分析,TPP的关税全面减让未必很快给日本经济带来明显成果,因为日本企业的海外生产基地主要在尚未加入TPP的中国、泰国和韩国等国家,所以日本从关税减让中得到的利益是有限的。

    日本经济专家分析认为,如果日本在经济改革和产业调整方面措施不力,继续维持多年形成的市场机制不完全和封闭保守的交易习惯,不仅经济效益将减半,而且可能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使日本经济增长失去活力。

    韩国:多个行业将受到冲击

    TPP协定达成后,韩国经济界忧虑之声四起。专家普遍认为,韩国汽车整车、零部件、中间产品出口以及纺织等行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制造业界认为,TPP协定将沦为日本挤占韩国中间产品出口市场的工具。目前中间产品在韩国出口比重中占70%,在日本出口比重中占60%,双方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以2012年为例,韩国对TPP协定12国的中间产品出口额为1180亿美元,日本为1260亿美元,两国可谓平分秋色,但TPP协定给日本带来的关税优势将使韩国丧失中间产品市场的主动权。

    韩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行业是另一个重灾区。TPP协定生效后,现代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赖以与日本车企竞争的韩美FTA效果将丧失殆尽。根据美日间的协议,美国将逐步取消日本整车关税,80%零配件产品关税将即刻废除。韩国汽车产业协会已开始呼吁政府迅速加入TPP。

    另外,TPP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定有可能使韩国国内纺织和服装产业出现空洞化。为享受TPP协定在12国间带来的关税优惠,韩国纺织和服装厂商将向越南等国家迁移。

    (摘编自《经济日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