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组织编写今年的行业报告,通过梳理行业现状,发现新媒体的崛起不可小视。故而,协会委托茶周刊和茶语网共同撰写了茶行业涉及新媒体发展的相关内容。恰好正值首届中国茶业新媒体营销峰会暨颁奖典礼举行前夕,本期将此文予以发表,望行业人士鉴之。
2014—2015年,中国茶行业自媒体发展迅速,微刊和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一路高歌。
在茶行业市场喜忧参半的现状下,以强关系维系为主体的微信、微刊、朋友圈则显得格外突出,无论是对于茶叶产品的推广,还是关于茶文化、人物的描述,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类别细分变化
通过中国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新媒体指数平台”的显示:仅微信平台,目前涉及茶行业的公众号约有7200多个,涉茶文章约有39000多篇。这是个动态的时间点数据,而且未来肯定还会增加。
目前现有的茶行业微信群体有两类:个人号,是微信最大的群体,也是微信社交平台功能的基本体现;公众号,其营销方向和功能显然更强。
当前,茶行业比较有影响力的微信大致上有几类:一是茶行业媒体人操盘的新媒体,他们携媒体经验与行业积累,迅速形成了新媒体知名度;二是市场营销类,借助新媒体平台,在经过磨合选择后,迅速清晰了定位,构成了新格局;三是茶文化爱好者的微信平台,也有一定粉丝量和影响力,但主要突出了微信主人的文化趣味和个性。
媒体属性变化
从2014年开始,茶业新媒体在媒体反应速度层面上,呈现出及时跟进茶界新闻事件进行反应报道的状态;而进入2015年之后,茶业新媒体对待茶行业新闻线索的反应时间更是做到了更快速、更精准、范围更大。
据不完全统计,行业热点事件在发生后的5个小时之内,都会有5—10家茶业微信平台迅速反应,给出最为及时的报道推送,而在10个小时之内,大概会有30—50家茶业微信平台进行转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大概有3—5家茶业微博还会进行微博实时直播,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到现场发生的状况。
媒体语态变化
茶业新媒体对话的对象变了,媒体受众从原来的以茶行业人士、茶企管理者为主,逐渐转向以资深茶客、爱茶人、普通消费者为主。
大多数茶业新媒体的推送内容,从原来的关注业内动态会议类新闻,逐渐向茶文化、专业知识、养生科普等多维度、多角度转变;风格上,保持态度严肃,行文方式逐渐活泼,增加了年轻化受众的关注度。
从业人员变化
从传统媒体转跳新媒体行业的趋势,在2015年形成了一股来势不小的风潮。很多传统茶媒体,开始精心经营新媒体矩阵,包括了微博、微信订阅号、微信服务号,试图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矩阵”的方式进行突破。
而就传统媒体从业人士占比新媒体从业职位比例来说,以茶语网为例,其采编团队约二十几人,该媒体从最初成立时近3、4人为传统媒体从业人士的占比,经过两年的发展,已实现了传统媒体从业人士占一半的比例。
传播形式变化
翻阅各茶行业新媒体,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公众号,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新媒体都充分运用了自身的交互特点,十分注重与粉丝进行互动,借此了解粉丝需求、收集粉丝意见,同时检验粉丝活跃率。
线上投票调查、各种茶叶特卖会、视频拍摄方式等都让茶行业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加立体生动。有茶行业新媒体正在开发独立的APP,以进一步加强与粉丝的互动。
经营模式变化
从传统媒体沿袭下来的广告推广,是各大茶行业微刊首选盈利模式,也是真正有实力的微刊未来首选的发展方向。此外,开设官方直营微店,售卖与其业务有关的茶产品,也是不错的业务方向。
微信新营销对茶营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目前总结如下:一是与电商配合,形成低成本、快传播的营销功能;二是年轻时尚化的特点明显;三是对茶产品的研发和互动,比传统营销更具有优势;四是使茶营销与文化、娱乐的结合更加紧密,以一种过去没有过的轻松方式,实现了传播、营销。
一个微信平台与品牌的树立,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崛起,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茶企重视程度变化
大部分茶企已经嗅到了微信带来的商机,开始试水微信营销,希望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获得更大的市场。他们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性,使得茶企可以直接面对每一个精准的粉丝。
这些来自茶企内部的信息,具有非常强的专业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推广茶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塑造茶企品牌、宣传企业文化、拓展茶企的市场等。
原创程度变化
与之前茶业微刊相比,2015年茶行业微刊对于原创性也有所加强。可以看到,凡是注重原创的微刊,不仅仅有茶叶的专业度,更有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趣味性,粉丝吸附能力较强,阅读量和转发量也较高。
通过原创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相结合的新媒体传播形式,更加便于分享用户的所见所闻:唯美的产品意境图、一款茶所蕴含的故事、甚至拍成一段视频……同时,公众号的客服功能让订阅的用户能够实时查询想要了解的信息,通过回复关键字也可以了解相关产品介绍和企业文化等内容,还有很多线下参与的活动,真正做到了沟通无处不在。
不可逆转 充满挑战
新媒体天生所带来的互联网思维对以传统为主的茶行业营销产生深远影响,这在2015年之后的未来几年中,也许会变得更加明显。
一是产品的研发、市场的调研等都可以通过微信实现,实现从生产导向,提升为营销导向、市场导向;二是新媒体营销方式会极大提升现有营销的实际效果,微信平台必将成为各茶企业营销产品、加强客户粘度、完成客户调研、打造品牌的有效工具。
高品质的微信公众平台将对茶企业、茶媒体、茶业组织的品牌建设、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微信等新媒体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评价体系,这些遵循于互联网、智能手机、APP的新规则,需要茶行业有一批专业的人才来操作。
因此,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新媒体开拓的新营销空间将会是互联网一代人的地盘,茶行业借助新媒体实现代际更迭,实为行业幸事;新媒体之新不仅在于其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更在于它的不断生长性。
(本文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与茶语网(www.chayu.com)联合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