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5年,陕西省农村信用社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着力转变业务发展方式、致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贡献力量。
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陕西省农信社在做好小额农户信贷、巩固好农村经济基本面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对农业示范园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地方龙头企业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截至2015年末,该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为2061亿元,较年初增加173亿元,增幅9.2%,占各项贷款的76.3%。
唱响支微支小主旋律。为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瓶颈,该省农信社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了“诚信纳税贷”和“续贷宝”等信贷产品,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草根创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该省农信社还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备案发放,支持“政银信贷通”项目233个,发放贷款29.78亿元,成为支持陕西省“政银信贷通”项目数最多的金融机构。截至2015年末,该省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617亿元,较年初增加127亿元,增幅25.92%;小微企业贷款户数33844户,较年初增加6867户,申贷获得率99.04%,全面完成“三个不低于”的目标。
全方位满足民生消费需求。陕西省农信社在做优做实“富秦家乐卡”贷款的基础上,2015年又针对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以及企业有固定收入人群研发推出了“工薪贷”业务,同时积极投放受灾地区基础建设、农户住房以及学生助学贷款,全力支持当地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为“保民生、促和谐”发挥积极作用。截至2015年末,该省农信社发放“工薪贷”个人消费贷款2.31亿元。
全面加强政银企战略合作。2015年,陕西省农信社竭力为“调结构、稳增长”输血供氧,特别是加大对榆林等能源型经济地区的支持力度,计划三年内向榆林实体经济授信600亿元以上,每年新增信贷规模不低于60亿元。为了拓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空间,陕西省联社还与商洛、榆林市人民政府以及京东集团、陕西粮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优化信用环境、信贷支持和业务拓展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2015年共支持省级重点建设项目6个,涉及融资规模32亿元。
截至2015年末,陕西信合共有县级机构101家,营业网点2696个,约占该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40%,从业人员3万余人,约占该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数的30%;各项存款余额4395亿元,较年初增加4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00亿元,较年初增加338亿元;存贷款总量连续多年稳居该省同业首位,连续两年入围陕西百强企业前十位。
(任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