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3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传递经济增长信心,并指出
国家对农业扶持、农民支持力度不会减


 

    据新华社讯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7项决议,通过了慈善法。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在去年9月份玉米马上要收获的时候,中央出台了新的玉米临储价格,价格差不多降了二成多,虽然说农业的结构性调整也是现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也是必然的要求,但是农民确实损失惨重。请问总理,对这个事情怎么看?今年在粮食补贴、农产品价格上有哪些更好的政策?

    李克强表示,在农产品主要是谷物产品的国内价格和国际市场比,像玉米、小麦、大米,几乎每吨要高600多块钱,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一步还是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要让农民更多的进城,有条件的能够在城里留下来,这样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可以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农民能够把劳动生产率提高,这样就使我们的农产品更有竞争力。党中央、国务院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也会高度重视如何保护工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农业始终是一个弱势产业,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会减,对农民支持的力度也不会减。中国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在于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让他们能够富裕起来,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

    针对“中国经济会击穿6.5%的底线”的担忧,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不可能完不成已经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李克强说,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人民群众可以说有无穷的创造力,但我们的政府部门确实还管了一些不该管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事情。同时,在保障公平竞争环境的监管方面又没有完全到位。所以,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把亿万群众的勤劳和智慧更好地发挥出来,就可以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像我们正在推进的简政、减税,这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会释放市场的活力。

    李克强指出,中国新的动能正在生成,而且超出我们的预期。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是在放缓,但是我们还是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去年新增城镇就业1300多万人,今年一二月份我们的服务业又增长了8.1%,其中包括研发等高技术领域,这也带动了传统动能的改造。我们的传统动能还有很大的潜力,因为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当中,产业升级有空间,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多有效投资需求。我们把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就会闯过困难的关口,跃上希望的高原。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