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抛储首周行情火爆


 

    上周(5月3—6日),是储备棉轮出的第一周。本次轮出进行了质量、重量(国产棉)的重新公检,价格低于现货市场,受到纱厂欢迎,成交火热,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上周共有4个交易日,累计成交12.04万吨。其中,进口棉成交9.27万吨,成交率100%;国产棉成交2.77万吨,成交率97.16%,圆满收场。而现货市场在轮出一片火热中显得相对冷清,进口棉更甚;期货市场炒作结束,进入回调。5月6日,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为12360元/吨,周上涨75元/吨,与郑棉期货CF1605合约比,现货升水350元/吨,周增长230元/吨。

    上周储备棉轮出底价12021元/吨,成交12.04万吨。其中,国产棉2.77万吨,成交率97.2%,平均成交价在12000元/吨左右,加价500元/吨左右;进口棉9.27万吨,成交率100%,平均成交价12500元/吨左右,平均加价1500元/吨左右。

    与轮出相比,现货市场相对冷清,价格小幅下调。内地“双29B”手采棉销售价为13200—13300元/吨、“双28B”在12800—13000元/吨、“双28C”为12000—12300元/吨;地产棉质量不同价格在10500—12500元/吨,进口棉现货在轮出进口棉资源的挤压下,报价较乱。由于高支纱需求不旺,长绒棉走货困难,价格下降,137内地提货价在21000—21500元/吨。

    储备棉轮出首周成交火爆,说明纱厂认可国储棉质量,特别是进口棉。美棉平均成交价虽然高于国产棉500/吨左右,但进口棉是净重结算,折算成公定与国产棉接近,这对生产“三丝”要求高的纱线的配棉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新棉上市前陈棉将是市场的一个主体资源之一,特别是对生产中低档品种的配棉来讲。在配棉接替上要做好衔接,防止质量波动。                                          

(绵 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