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6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借网布大局 营运利乡民
湖南省邵阳市社构建“一村一站一员”垃圾治理服务体系
□ 本报记者 高瑞霞

    “农药瓶放在这边,矿泉水瓶和纸袋放在可回收……”一大早,黄得峰就忙着把村民送过来的垃圾进行分类。

    黄得峰是湖南省邵东县仙槎桥镇青山村的村民,也是邵东县供销合作社青山村可再生资源暂存处网点的负责人。这个网点由县社同创再生资源公司出资建设,在网点外面,有一个显眼的垃圾分类回收点,诸如过期化妆品、有毒有害的农药瓶等不被市场认可的废品,都可以在这里明码实价被卖掉。在邵东县,这样的回收网点,目前已经有了118个,在建的还有52个。

    “随着农村地膜、农药,工农业生产的废水肥料等激增,农村垃圾危害更大,分类回收更加困难。”邵阳市供销合作社主任汪庆春介绍,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邵阳市2018年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明确由供销合作社负责再生资源的收购和终极处理。“现在,垃圾治理已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展开,邵东县走在了前列,并探索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布网点  建队伍

    要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必须有合适的场地。如果单独建设,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怎么办?邵阳市社想出了个办法:依托综合改革过程中供销合作社建设的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体系,完成“一村一站一员”的垃圾分类处置、再生资源回收二网融合体系建设。

    邵阳市社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惠民再生资源服务网络优势,将原有的村级服务社、乡镇惠民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转型为集垃圾回收、农资供应、商业超市为一体的综合便民设施。

    “垃圾治理仅靠供销合作社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还需要当地村委的支持。”汪庆春表示,在网点建设过程中,若村级服务条件不具备,就采取由村里另行提供老村部、集体闲置资产和土地,用来建设垃圾回收点,或者是对原有私人垃圾回收点进行改造收编的办法;各种条件都不具备的村,则在保洁员房屋周边设立代购点,以此来确保垃圾回收点“一村一站”全覆盖。

    网点建成后,市社采取将村级保洁员和垃圾回收社会化人员纳入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方法,建起了再生资源回收队伍。对于原有的垃圾回收社会化人员,通过收编转化的形式,纳入再生资源网络体系,使他们从“游击队员”成为“国家队”的一员。这些人员除了每日的回收工作外,还要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的必要性,让农民能够按照“分出有毒的”(有害垃圾)、“留下值钱的”(可回收垃圾)、“丢掉不要的”(混合垃圾)“三分法”进行源头简单分类。

    如今,在青山村,除了黄得峰,还有5个保洁员负责回收村里的废品。他们每个月能领300元—600元的补贴。此外,回收废品的差价也归他们所有。这样一来,就将垃圾回收的利益都还给了村民,并且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我们将农村保洁清扫网络、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把农村保洁员源头分类优势与再生资源收购处置优势相结合,提高了农村垃圾源头分类效率,并通过收购杠杆提高保洁员收入,提高清扫、分类质量,加快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由‘废品买卖型’向‘环境服务型’转变,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汪庆春如是说。

    科学管理  持续推进

    现在走进青山村,只见白墙黑瓦,良田阡陌,四面青山绿水,两侧村舍俨然,道路干净异常。这一切,与邵阳市社在垃圾治理中的科学管理是分不开的。

    为了让垃圾治理工作有序进行,市社明确了站点建设标准、分类处理流程、操作人员规程等,在垃圾分类、回收、运输、处理等环节实现制度、设备、人员无缝衔接。如混合垃圾由村保洁员日运日清进入垃圾箱,乡镇转运至县城垃圾填埋场;可回收垃圾通过保洁员—村垃圾分类回收站—县乡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企业进行资源化再利用;有毒垃圾运送进入再生资源公司有害垃圾存放中心,由专业公司进行处理。

    在青山村,各家各户均配有分类垃圾桶,农户通过垃圾分类将可回收垃圾自行转运到村垃圾回收中心,回收中心则分种类按照统一收购价对垃圾进行回收并即时付款,从而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可分类,能回收,还返利”。

    汪庆春表示,垃圾分类想要持续推进,必须让村民成为垃圾分类的主体。对此,市社通过公开价格及时调整、深度合作二次分红、鼓励交售积分兑换等方式,提升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对政府委托收购的14类低值垃圾,诸如旧衣物、建筑垃圾等,市社除按公告价格收购外,另按农户交售100公斤计1分(相当于1元)给予计分,所得积分可直接在村惠民服务部换取日常用品,以此保证低值垃圾最大限度的上交,减少乃至杜绝农村垃圾焚烧;对于垃圾回收点交售的6类高值垃圾,由公司拿出各单项赢利的20%对村级回收点进行二次分红。邵东县两兴村自从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县社再生资源公司已经从该村收运垃圾103吨,村道、田野、池塘、水沟不再出现垃圾,村里垃圾源头减量30%,并为农户和保洁员增加收入14.54万元。

    据了解,作为一项为农服务的公益事业,低值垃圾供销合作社必须回收,基本上不赚钱。再加上建设服务网点等投入,对于供销合作社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不过目前,加上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对废品的粗加工,却可以实现微盈利的状态。”汪庆春表示,一个矿泉水瓶、瓶盖、瓶体、包装纸的收购价格是不同的。目前,市社只能做到分拣粉碎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上,毛利仅有20%。而在后面的碎片清洗、精加工制成塑料粒子等环节,利润甚至可以达到100%。废旧衣物、废旧水泥袋等,也都可以实现这样的深加工。因此,对于长远的盈利目标,全市系统把目光放在了垃圾回收的深加工上。今年,邵东县社已开始建设全县低值垃圾处理中心,投入废旧衣服、废旧家具处理、废旧玻璃、废旧塑料四条再处理生产线。若投入生产,可创造产值4000多万元,实现年纳税150多万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