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椿火了!
谷雨前的香椿嫩芽,各地价格不等,但大都在60元以上一斤,最贵的炒到200多元一斤。
香椿在菜场瞬间“C位出道”,如同影视明星,关注度很高,种种褒奖和美誉也纷至沓来:“野菜中的爱马仕”“蔬菜界的劳斯莱斯”……
一直默默无闻的香椿迎来了“高光时刻”。
描述一个人富有,过去人们常说“他家有矿”,现在改称“他家有香椿树”。
香椿树成了富贵树,是宝贝,是宠儿。
但我每次听到这句话时,都会起鸡皮疙瘩,因为我家曾经有棵香椿树,而那时家里很穷。
记忆中的老家院子里,门东侧,有一棵高大的香椿树,小时候陪伴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我们一家人也在它的守护和注视下,每天平安地出入。
不知是啥时种的,反正我印象中老家的香椿树一直比较粗,也比较高,大概有五六米,超过屋顶。所以我现在看到温室大棚内的香椿树,又细又小,总感觉别扭,不像。
“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每年的谷雨时节,是令人高兴的时节,因为这时香椿长出嫩芽,家中又多了一种免费的食材——香椿芽。
但采摘香椿芽可是技术活。因为院中的香椿树高大,所以我每年摘香椿芽都很麻烦,要先爬到树上,后用竹竿绑上东西才能扭下来。而香椿树皮粗糙,疤瘌多,不光滑,难爬,要带着手套爬,否则伤手。
现在简单了,据说,网上已有专门的“钩椿神器”出售。
香椿生命力顽强,香椿芽摘了后,约一周多,第二茬又长出来,如同韭菜,一茬接一茬地疯狂生长。
香椿芽油绿透红,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吃起来清脆、味美、口感好。
那时家中来客了,一般就地取“材”——采摘香椿芽招待客人。通常省事点的吃法就是直接凉拌。将洗好的香椿芽沥干水分,放入锅中焯烫,两三分钟颜色变绿后捞出入盘,再加入生抽、陈醋等调料,一道鲜美的凉拌香椿芽就做好了,大家品尝的是食材本身的味道,春的味道。
另一种较常见的吃法是香椿拌豆腐,将焯好的香椿切碎,煮好的豆腐切条,倒入适量的盐和香油,拌匀即可。不要味精及酱油,豆腐又便宜,这吃法也简单朴实。
家常菜中相对高级的吃法是香椿炒鸡蛋。因为鸡蛋价格贵,那时人们希望鸡蛋多一点,免费自采的香椿少一些,人们想吃的是鸡蛋。现在香椿“咸鱼翻身”,身价之高令人咋舌。
据统计,1斤香椿的价格等于39只小龙虾、26只皮皮虾、10只鲍鱼……能否“吃得起香椿”已成为一个公众话题,若买得起香椿,就相当于实现财务自由,想用工资买香椿,就要更努力了。所以现在这道菜由家常菜变为贵族菜,大家品尝时希望香椿多一点,鸡蛋少一些,想吃的又变成香椿。
香椿芽玲珑娇嫩、清香扑鼻、味浓鲜美,长久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据说,唐代、明代、清代都曾被列为贡品。首都北京居然还有长椿街、香椿胡同、椿树巷、椿树街等很多以香椿而得的地名。
香椿没有变,香椿炒鸡蛋没有变,但人们喜好变了,快乐变了,感知的味道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