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连着广大农村消费者,用柴米油盐增添农村“生活温度”;一端连着产销两地大市场,瞄准供给与需求,架设特色农产品“上行”通道。
河北省邢台乡间货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嫁接威县供销e家电商平台,依托“线上+线下”“电商+物流+基地”模式,将农村电商与物流、农产品基地完美融合,串起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有效助力特色农产品“上行”。
农村电商全覆盖
农家小店变身村级服务站
饮料、食品、烟酒、调味副食品、日用百货……从店内陈列看,不过是普通的一家农家小店,由于加盟了威县供销e家,进销存实现了质的提升。
“营业面积扩大了,现在有100多平方米;经营品种增多了,今年还打算上水果;每天的流水增加了,比加盟前增长90%;此外,春、秋季,代卖种子、化肥、农药,也是一大块收入。”顺安超市老板李德坤对现在的经营状况很满意。
供销e家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综合性电商平台。威县与中国供销集团合作,成立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威县供销e家电商公司,成为中国供销集团直投的惟一一家设在县域的省级公司。
2016年,全国供销电商平台供销e家在威县成立了地方物流配送平台,总部直接投入专项资金,辅助威县供销e家建立运营中心、仓储中心、仓储物流分拣中心,并扩大仓储物流库、改造村级网点。由此,威县16个乡镇522个行政村,实现了电商全覆盖。
农家小店变身供销e家村级服务站后,增加了收入,招徕了人气。威县供销e家电商公司、邢台乡间货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武介绍,一是快递收入,收一个快件能赚3元钱;二是作为落货点,能赚一些物流费;三是春、秋两季,还有代卖种子、化肥、农药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农家小店增加了人气,村民来取快件时,往往要顺手买些东西,平均一天能多挣150元—160元。
专注做乡村物流
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
每天清晨5点,威县供销e家物流配送中心就开始忙碌起来。16台冷链物流车,从这里发往全县供销e家村级服务站,基本上一台车辐射一个乡镇。上午9点,最后一个村级网点配送完毕,配送产品以蔬菜、肉、蛋、副食品、饮料、小食品为主。此外,还包括头一天晚班的村民网购快递件。
下午2点,再给供销e家村级服务站发一次货,包括家具、健身器材、设备等批发市场的大宗物流件,家电类产品,以及当天早班的网购快递件。有些物流件放到村级服务站,像家电类商品直接配送到户。
于农村电商而言,工业品下乡一般都做得风生水起,农产品进城却一直是痛点和瓶颈。
邢台乡间货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设立,巩固了威县供销e家的物流基础。乡间货的公司,整合了县乡村物流资源,搭建了县乡村共同配送网络,填补了农村物流快递市场空白,解决了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威县供销e家物流配送中心李,无论是厢货、轻型普通货车,还是冷链物流车,车身上都统一刷着供销e家及LOGO,煞是醒目。王金武指着刚到的一台冷链物流车说,这台车从山东出发将白萝卜等蔬菜送到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回程车上拉的是冷冻食品。
在乡间货的公司办公室电脑显示屏上,每台物流车的实时位置,都能监控到,因为每台物流车都安装有GPS定位。
“开辟县乡村支线物流,成本是不是很大?”当被问及此问题王金武回答,“基本没有增加什么费用,因为即便不做电商,也要每天给这些农家小店配货。从县城到农村的这条物流通道,可以说一直存在,现在要做的只是重新整合资源。”
威县供销e家模式,目前已经在省内张家口康保、衡水、唐山乐亭,山东招远,河南台前,天津宁河等地被复制、推广。
连起产销大市场
助力特色农产品上行
通过供销e家电商平台,在产销市场两端搭建了桥梁,威县本地农特产品远销北京、天津、江西、深圳等省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年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
“这些是威县东赵村的空心挂面、陈庄村的绿豆粉皮、南关村的小米……在供销e家全国站卖得都很不错。”在威县供销e家运营中心的工作人员指着琳琅满目的货架说。
“一部分走线上网上销售,大多数走线下批发市场。”王金武说,乡间货的公司与全县7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及梨园签订销售协议,特色农产品涉及威梨、葡萄、小米、绿豆粉皮、红薯粉条、空心挂面等。一些特色农产品采取“电商+订单”种植模式。
另外,在销售端,公司与北京新发地、深圳海吉星、天津红旗、江西赣州、湖南长沙、湖北武汉、陕西西安、山东青岛即墨等全国37家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建立业务联系。其中,在11个大型农批市场设有摊位。
威县最有名的特色农产品,就是威梨和葡萄。“一辆18吨的冷链物流车,装载36000斤威梨,基本上两天卖完一车;北京物美超市、天津食品集团是威县葡萄的购买大户。”王金武说,截至目前,公司今年已销售威县梨果1320万斤,占全县梨果总产量的1/3;销售威县葡萄876万斤,占全县葡萄总产量的1/5。
乡间货的公司通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探索建立威县供销e家生产加工基地,带动威梨、葡萄、小米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进行订单生产;整合粉皮、粉条、空心挂面等小作坊,通过追溯原产地、注册商标、规范包装和包装材质,逐步孵化成标准化、批量化、电商化的本地农产品。
(摘编自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