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9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与世界对接


第25届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代表大会现场

  编者按:

  在日前北京召开的第25届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代表大会上,来自30多个国家的54家批发市场和国内139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展示。这是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成立50年来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代表大会。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农业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2005年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农业项目达1058个。在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面前,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以及世界最主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也看中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对于中国的批发市场来说,这次以“集团军”形式与世界对话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产品与世界市场的对接并非“首次”,农产品出口早已有之,多年来,出口额也在不断增长。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中国农产品累计出口超过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7%。然而,这些数字的背后,却饱含着中国农产品出口行业的酸甜苦辣。近年来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物种壁垒难以计数。这些壁垒,有很多来自贸易保护主义,还有不少与我们难以跟上或不了解国外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标准有关,与我们农产品生产商、批发商、出口商等一系列供应链与世界的技术、管理水平不适应有关。这次大会上,众多专家提出了“第三代”批发市场的概念,那么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第三代”批发市场?当前的不足和未来的方向怎样?世界各国的主要批发市场又是如何运行的?有什么经验可供中国借鉴?这届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代表大会无疑为中外双方提供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也为未来的合作和贸易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

  经过20几年的发展,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农产品物流总值由1978年的578亿元增至2006年的13546亿元, 已经建成了一些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市场。目前全国约有4300家批发市场,年交易额3600 亿元,但是这些批发市场的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硬件设施差异很大。

  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荣旗告诉记者:“全国第一批‘双百市场’的交易总额仅为 2990亿元。 交易额90亿以上的批发市场数为8家,占总数的8%,交易额约为932亿元,约占总交易额的32%。年交易额50亿元以上,90亿元以下的批发市场为13家,占13%,交易额为792亿元,约占总交易额的27%。两者合计总数为21家,占总数的21%,占总交易额的5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章政介绍说:“目前,我国超市流通地位上升,超市流通的农产品约占农产品销售量1/3;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显著,全国约有600万经纪人,2万专业销售合作组织;农产品供求信息全国平台基本形成,基本覆盖了31个省、80%地市和40%县。”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在走向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三代”。

  制约农批市场发展的瓶颈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业转型和新的产业形成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动力之一。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依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使农业人口比例下降,农业比重降低,并形成新的产业。

  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具有商品集散、形成价格、反馈信息、调整供需四大功能,同时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力量。我国虽然建立了农产品流通体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国务院参事刘志仁指出:“农批市场建设的问题, 一是思路不明确。目前中国很多批发市场功能单一,现行经营主体混乱,还没真正成为政府为农服务的公共设施 。二是法律制度体系不健。虽然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运行了20多年,但是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和相关制度来规范,由此造成对批发市场管理不到位,流通效益低下。三是信息反馈不准确。批发市场应该是农产品供求信息的集中反应地,而目前大多数批发市场依旧是传统的买卖交易场所,市场信息反馈能力较差。四是流通秩序管理不规范。总体来说农产品批发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市场逆向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五是基础设置不完善。由于管理体制和投资主体不明确,批发市场软件和硬件建设严重滞后,难以适应发展现代物流的需要。六是组织体系不完善。无论是在农产品生产方面还是在流通环节,组织化程度都很低,零散的、小规模生产的农户要面对大市场,这种矛盾一直是制约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第三代”农批市场怎么建?

  国务院参事刘志仁指出,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建设,市场标准化程度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国际交流的加强,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将与现代物流紧密结合,将向规范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向供应链、价值链转化,资源、资产整合、兼并将成为农批市场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缺乏对批发市场的理论研究,要加强这方面的力量。我们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借鉴国外的发展模式,确立适合我们自己的思路。我国农批市场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落后20年,如此下去,不仅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也难以与发达国家接轨。今后要在现代物流业建设、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和培养人才发面加大力度,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祝俊明说:“促进第三代批发市场形成的推动因素包括:城市人口积聚、空间扩张、城市地价上涨、交通压力增大,这些因素必然要求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形成大型的多功能综合物流中心。这些大型市场将主要在中心城市、新兴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产生。他认为未来将形成集产业化、信息化、安全性于一体的大型网络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出口须重视

  这次大会上,中国农产品安全问题仍然是热点。国务院参事刘志仁说:“目前中国出口农产品数量99%是安全的,国外有些媒体抓住1%不合格的农产品来否定中国农产品整体安全状况,这是不合适的。”他补充说:“随着百姓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不仅仅是要保证对外出口的农产品安全,更重要的是保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目前国家正在考虑修订《食品卫生法》及制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体系,从而为食品安全上好防护锁。”

  对于如何加强农产品出口,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安玉发指出:“首先,农产品企业营销观念要创新。我国的企业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要了解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产品标准上,国内标准要与国外标准接轨,比如质量认证标准。原料质量管理模式要创新。目前很多企业实行的原料生产基地化模式,例如‘企业+基地’、‘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就很好。营销渠道模式也要创新。要努力实现从企业做外商代理模式向外商为企业代理模式转变,甚至在国外建立自己的加工厂,使企业掌握主动权。还要提高企业内在形象,树立企业外在形象。最后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生产国外紧缺的产品。

  连线农产品批发企业

  陈艳梅 (江苏无锡天鹏食品商城副总经理):

  “信息化是批发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通过信息中心和互联网与全国各大市场、生产厂家以及食品网站建立了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快速回馈各地信息的系统,使得经营户对销售的产品加深了解,从而加快商品流通速度,活跃市场。通过建立专业信息网站,获取市场发展所需的战略信息、管理信息、经济动态和资源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市场提供决策依据。”

  罗 洪 (湖北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总经理):

  “要提升批发市场综合实力。充分发挥批发市场集散功能、价格导向作用,通过市场信息中心向外发布交通和价格信息,推动市场交易中的网络建设。交易方式方面,在市场上通过相关协会的引导,鼓励经营户实行远期合同交易和远程交易;要学习西方一些国家拍卖式的交易方式。通过市场内的协会向经营户进行宣传,鼓励施行拍卖交易方式;规范市场交易管理,加强市场制度建设,积极引导交易户经营行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发挥市场集散功能;通过制定市场管理制度,对在市场内的交易行为进行严格规范,有效防止经营户欺行霸市、短斤少量的违法经营行为。积极倡建良好的经营环境,引导经营户合法经营,积极组织经营户学习国家扶持农产品批发交易的相关法规,把握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方向,提高责任意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