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条件没有成熟的情况下,中国融资人仓促地进入了市场。几年来,中国融资人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竞争,在探索中学习着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也在探索中寻找压力转换为动力的途径。在几年探索之中,大多数融资企业获得了新生,同时,中国也迎来了发展更为快速的时代,加入了世贸,兑现了承诺,中国融资市场的大门已经向全世界打开。在今天的融资舞台上,和国内企业同台竞技的是有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的国外大型企业集团,中国的融资大市场已为世界的大企业所青睐。
有人说外资的进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我认为外资的进来对于弱者来说是挑战,对于强者来说则是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资企业应该在中国农资行业国际化的竞争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在竞争中寻找合作。农资企业要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的同时,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适时调整;要在顾及当前利益的同时,更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必须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维,适时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现资源的共有,市场和利益共享。
近年来,四川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大农资为主线的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资本为纽带,获得了资源。引进了连锁经营的理念,我们还利用农产品的优势,做强四川的果树进口业,小产品赢得了大市场,实现了公司的一二三产业提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多是竞合的模式。通过竞合联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内和外争的发展体系。越来越多的农资人已经清醒认识到,农资企业不但要努力,而且更要找到努力的方向。现在的发展需要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合作共赢的力量。农资企业要积极投身于农资行业的大整合,在加强与国内同行业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展与外资的合作,这样的合作是1+1>2的合作。
中国“十一五”时期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时期,也是农资行业从生产到流通,从资源到资本进行大整合、大发展的战略时期,对于中国农资产业将是一次机遇。农资企业要抓住机遇,在机遇中将压力转换为动力,发展大的项目,开展大的合作,努力争取更大的发展。在拥有9亿农民的大国,中国的农资产业前途无量,中国的农资企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