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东西合作” 农产品加工业优势互补


  9月26日至28日,由农业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 “2007年全国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胜利召开。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组团参会,参会人数达13500人,参会企业近4000家,共签约合作项目188个,总投资220.8亿元,其中外方资金205亿元。

  这是自1998年以来农业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成功举办的第10届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大会同时举办了经贸洽谈、商品展示展销、东西合作十年成就展、农产品加工业高峰论坛、奖项评选、科技成果发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本届全国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合作、发展、共赢为宗旨,以实现中、东、西部经济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通过多种形式,搭建了区域间、企业间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的浪潮,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正在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在全球范围内正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因此,东、西部经济合作是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策略,是东部发达地区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方式,也是保持自身快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信息观察

  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国上下正在大力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肩负着为其提供产业支撑的重要职责。这次经贸洽谈会对加强地区间、企业间、科企间产业、产品和技术协作,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调整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开拓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新局面,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新的贡献。

  自1998年以来,十年东西合作,十年探索创新,十年发展共赢。十年来,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大大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平衡发展的小康社会 ,而不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太大的社会,但是目前我国东西部差距依然很大,而且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相背离的。因此,区域合作与东西联动发展是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策略,是东部发达地区支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方式。

  然而东西部地区合作与联动同样存在难题。由于融资难、国家对西部地区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还未形成“政策洼地”、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地区保护主义严重、法律环境亟待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社会信用存在危机等是当前东西合作与联动的主要问题。

  东西合作关键在机制建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是东西合作与联动发展的基本运作机制 。东西合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方方面面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资产为纽带,发展区域间各种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原则是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今后的东西对口帮扶,更应该注重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要注重为中西部地区培训人才,不断开发当地发展潜力,增强合作地区自我积累发展的能力。从长远来看,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方针才是保证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

  东西合作要坚持“三个符合”、“分类指导”和“注重实效”。“ 三个符合”,即“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东西部地区实际,符合合作各方需要”。

  广泛的合作平台是推动东西合作交流的基础。在这方面,上海和浙江的经验值得借鉴。应该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建立东西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信息服务体系和东部支援西部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

  此外,东西合作与联动中合作各方的利益分配关系、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东西部区域分工与合作模式问题也还更需要深入探索和思考。(未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