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游”近年来越来越火,游客们在旅游之余,还希望能找处地方坐下来歇息与休闲,感受与品味一下“合肥味儿”。茶馆无疑是喧嚣之余放松的最佳场所。但走遍合肥街头,却发现茶馆均“洋味”十足,难觅地方特色。
街头茶馆 难觅“文化”
笔者对合肥街头的茶馆进行了走访。桐城路、长江路、马鞍山路、含山路等路段分布有一些茶馆,但多取名为“茶轩”、“茶坊”、“茶庄”,装饰布置洋味十足。这些茶馆看似以“茶”为主,但大都是茶、中西简餐(煲仔饭、面条、甜点等)、饮料(奶茶、冰果蜜等)、咖啡的综合体,有的还提供有音乐茶座、聊天、棋牌等服务。比如桐城路一家茶楼标榜以“商务、休闲、聊天、娱乐”为主,北含山路一家茶馆的全自动麻将桌、电脑上网、包厢服务引人注目。“相比以前,现在的茶馆档次上去了,但传统茶馆文化却远去了,那种喝茶的热闹气氛也找不到了。”益民街一家茶馆的经理告诉笔者,市内没有一家提供单纯茶饮的纯正茶馆,也没有茶馆尝试打“文化牌”。
外地茶馆 拯救传统艺术
老舍先生一部“京味”十足的《茶馆》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该剧展示的茶馆文化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而今,北京的老舍茶馆享有“城市名片”的美誉,该馆创建之初出发点就是弘扬民族艺术,在那里每晚都可欣赏到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京腔京调的“京味文化”正是老舍茶馆长盛不衰的秘诀。
天津素有“曲艺之乡”的美誉,津派相声拥有众多的听众。前些年,相声艺术遇到了发展瓶颈,走过了一段低谷的时期。如今天津人将传统相声在茶馆里“复兴”,听相声已经成了津城人平日里的娱乐方式。在四川成都的街头巷尾,有的茶馆常年可以欣赏到川剧中变脸、吐火等绝活,并品味独特的川味文化,那里也成为中外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点。
建起“茶街”传承“合肥味儿”
“目前茶馆文化最红火的恐怕要算河南,在郑州,几乎大小茶馆都有豫剧之类的演出,戏曲大省的独特韵味浓厚,茶客可以出钱点一折戏,或者喝着茶听别人点的戏,抑或客串上台一展自己的风采。”著名剧作家侯露告诉笔者,然而,合肥打文化牌的茶馆难觅,合肥庐剧团其实特别渴望有这么一个地方,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两年前桐城路建起了一座“天仙配茶戏楼”,几乎常年都有演出,满足了外地游客尤其是团体游客到“黄梅戏之乡”看黄梅戏的愿望,生意一直火爆。可惜该茶戏楼以戏为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馆。但其成功的运作模式是其他茶馆可以借鉴的。
“本地特色传统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希望合肥能兴起一些传统茶馆,打起文化牌。”“老合肥”牛耘建议,不妨建条茶文化街,让外地游客淋漓尽致地享受一下“安徽味或合肥味儿”,让本地特产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把黄梅戏与庐剧唱响,让合肥的包公、三国、姜夔等故事世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