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太空棉”进入收获季节


  本报讯  今年4月播种5月移栽的“太空棉”,10月份已进入收获季节。笔者昨日在太仓棉花育种中心看到,一大片赏心悦目的绿色棉田里,盛开着一朵朵白色的棉桃,而在棉田不远处的竹竿上,分门别类悬挂着一袋袋已经采收的籽棉。

  “这些籽棉是技术工人根据棉花品种和植株编号,依照成熟一朵采收一朵、每株棉花必须按单独存放的要求放进去的,也就是说,每个小袋子里装着的棉花,是同一植株编号生产的。”育种中心主任姜利农说,“这样做既确保了每株‘太空棉’从种到收、从第一季种植到整个育种过程完成都有完整记录,也是棉花育种优中选优的需要。”

  姜利农说,“太空棉”有“苏棉16”和“太8033”两个品系,都是刘正銮研究员近年来精心培育的新品种。自从5月中旬棉苗连同营养钵一起,以每亩2500株的密度就近移栽进棉田后,刘正銮研究员和苏锦其、邓惠清两位技术员几乎每天都在田头忙碌,日复一日地进行着防病治虫、抗旱排涝、配方施肥、田间观测等基础工作。与育种中心共同承担“太空棉”育种科研项目的南京农业大学也定期派出专家教授,亲临现场指导,促使“太空棉”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早日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状。“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本第一季种植不太可能产生变异的棉花,此次却表现出了棉桃形状、棉桃大小、结桃量多少等多种变异,有的棉桃由圆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有的植株只开花不结桃。单株最多的结了40朵棉桃,籽棉产量达到了超历史的200克。

  据邓惠清介绍,为加快“太空棉”育种步伐,育种中心已挑选出第一季种植表现较好的500株棉花定于10月8日赴海南进行第二季种植。育种中心的打算是,明年3月第二季种植完成后,再将表现好的植株籽棉带回太仓种植第三季。

  在本次种植中表现较差的植株,育种中心也没有轻言放弃,决定明年采取混合种植的方法,将向好的方向变异的植株筛选出来。姜利农说,如果经过三至四季种植,能够成功选育出单株结桃30朵、籽棉产量150克、纤维质量相对稳定的“太空棉”,那么,对提高我国棉花产量的贡献可就大了。(张光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