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度末期以来,谷物期货一直被看作是棉花价格的重要风向标,牛市行情使得国际棉花市场一直“漠视”需求低迷的事实,但现在事情似乎有了小小的转机。受谷物期货下跌的影响,纽约期货看跌阴影浓厚,下游需求和后期天气因素的重要性由此体现了出来,市场“指挥棒”会不会易手的争论也由此展开。
中国:9月下旬,黄河流域产棉区一直为阴雨天气所笼罩,气温随之下降,部分地区的不利天气甚至贯穿于“十一”期间,河北、山东不少地区的籽棉收购一度中止,棉花单产和质量也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截至9月底,全国已累计收购皮棉58万吨,加工皮棉17万吨,其中有13万吨已经完成销售。
印度:目前,印度已经进入棉花采摘旺季,但几天前的降雨天气不仅影响了采摘进度,还导致新棉质量下降、单产下滑。据非官方预测,占印度棉产量1/3的古吉拉特邦产量预测已经下调。雨过天晴,当地新棉采摘重新拉开帷幕,轧花厂对今年棉花产量和质量的信心逐步恢复,但新棉大量上市对现货价格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据ICAC最近预测,2007/2008年度印度棉花出口量将超过100万吨,总量仅次于美国。
巴基斯坦:9月下旬,巴基斯坦部分产棉区出现了大雨天气,新花收购戛然而止。雨过天晴,收购工作已经恢复,而且由于此后天气干燥,降雨对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已经弱化。不过,对于棉花企业来说,这未必是件好事,由于市场可供资源量持续增加,虽然纺织厂采购积极性较高,在价格上还是不肯让步,现货市场压力较大。
乌兹别克斯坦:目前,当地主产棉区天气状况良好,新花采摘进度已经达到了50%以上,但还是不如去年同期。据乌兹别克斯坦官方机构预测,本年度全国籽棉产量有望接近400万吨,同比增加30多万吨。不过,美国农业部则认为这个数字言过其实,由于新棉播种期间降雨频繁,棉花产量将同比略降。
哈萨克斯坦:9月底,哈萨克斯坦主产棉区天气晴好,采摘进展顺利,但由于棉农因籽棉价格偏低而拒绝交售,因此收购进度十分缓慢。预计2007/2008年度全国棉花产量有望达到40万吨。
埃及:截至9月底,2007/2008年度埃及棉出口状况并不理想,预计签约仅为4000吨左右,但2006/2007年度的棉花出口装运已基本完成。官方机构最新预测显示,本年度埃及长绒棉总产量有望达到24万吨。
澳大利亚:9月下旬,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部地区和新南威尔士州的新棉播种逐步拉开了帷幕。不过,春播期间的天气状况不甚理想,主要表现为旱情依旧,昼夜温差偏大。据官方机构预测,2007/2008年度澳大利亚棉花播种面积仅为94.6万亩,同比减少56.3%,总产量只有10.4万吨。
美国:截至9月底,当地棉花采摘进度已经达到了20%以上,棉花长势有所恢复,整体指标好于去年同期。9月21—27日,美国陆地棉净出口为2.29万吨,较前周下降25%,较前4周平均出口量下降42%,其中中国纺织厂签约量仅为4082吨;装运量为5.85万吨,较前几周小幅下降,其中有2.41万吨运往中国。
阿根廷:9月下旬,阿根廷主产棉区出现了中雨天气,这是9月份以来当地出现的第二次降水,对缓解旱情非常有利。进入10月份,阿根廷新棉采摘已经陆续开始。
土耳其:2007年土耳其棉花生产可谓“流年不利”:首先,受干热天气的影响,预计伊兹米尔西部地区将同比减产4万吨;东南部地区水源充足,但由于农民改种玉米导致棉田面积同比减少了15%,减产也将不可避免。预计全国棉花产量为75万吨,同比减少7.5万吨,从采摘情况看,今年的新花品质不错。
希腊:10月份以来,希腊新棉采摘已经大规模展开,预计全国总产量有望超过30万吨。从交售情况看,棉农的价格预期比较高。(云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