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缩量横盘 强势难现


  上周(10月29日—11月2日),国际市场的横盘整理和国内现货市场的降温使郑棉随之降温,全周郑棉缩量减仓,冲高回落后小阴报收。主力805合约最低至15080元/吨,有再次挑战15000元/吨整数支撑的趋势,最终报收于15135元/吨,较26日下跌75元/吨,其中,平仓合约减少14470吨至467180吨。截至11月2日郑棉未平仓合约继续减少22010吨至632060吨,总成交量也大幅减少1087960吨至952590吨,但近期棉价并没有大幅波动,显示买卖双方均持谨慎观望态度。如果市场继续趋于平淡,随着可交割库存的增加及时间价值的丧失,买方优势将继续丧失。如果买方最终无法承受库存及巨量卖盘压力而主动减仓,郑棉805合约跌破15000元/吨整数强支撑并非难事。

  虽然国内棉花市场涨声一片,但下游纺织市场仍涛声依旧,棉纱价格相对平稳,严重挫伤了上游市场的热情。目前来看,市场已经由前期的过热进入冷却期。截至11月2日,新疆阿克苏地区2级39衣分籽棉收购价格仍为6.2元/公斤左右,CNCotton B指数较26日下跌11元/吨至13571元/吨。通过计算来看虽然期现基差较前期已经有所缩小,但三月期803合约与CNCotton B指数的基差仍达到1259元/吨,处于高位水平。从历史资料分析,合约到期交割前期现基差最高为500元/吨左右,扣除100元/月的资金成本后,目前805合约价格仍偏高300元/吨左右。如果现货价格继续维持横盘格局,100元/吨的资金成本将随时间周期减少而流失。因此,过大的期现基差仍将继续吸引贸易商将棉花卖入期货市场,如果最终形成供大于求局面,郑棉将再次破位下跌。

  截至上周,郑棉交割库存增加1640吨至5540吨,有效预报增加10520吨至57400吨,二者合计达到62940吨,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显示贸易商入库交割的意愿极强。从经验及理论分析,此批棉花入库后短期难以出库,需要买方来消化,而按推算数据计算,按目前市场情况发展下去,进入交割仓库的棉花有望达到22万余吨,则买方需要30多亿资金才能消化此批库存。如果最终现货棉价无法上涨至目前郑棉的水平,又有多少买家愿意承接此批库存呢?因此最终期货市场的供大于求将成为期棉价格下跌的主要压力,在基本面没有明显改善前,不可轻易买入棉花期货合约,短期顺应技术指标谨慎持有卖出合约为宜。

  技术上,上周郑棉主力805合约冲高回落,小阴报收,带动短期13日均线继续下行穿越21日中期均线形成短期下跌排列。而KD与MACD两常用技术指标也呈下跌排列,且即将进入弱势区域,MACD指标绿柱继续增长,显示郑棉仍处于短期的下跌趋势当中,因此可继续持有高位卖出的合约。如果市场继续缩量减仓,805合约跌破15000元/吨整数关口,则可继续卖出期棉合约。否则此整数支撑再次得到验证,前期的卖盘应暂时买入平仓,规避价格反弹风险。总体来看,郑棉保持中期上涨短线下跌趋势不改,但目前郑棉对现货棉价的影响力较弱,不排除期现棉价小幅背离,期价向现价靠拢以缩小期现基差的可能。(杜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