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国内高等级皮棉将供应不足,后期依靠外棉补充的说法比较多,发布者多是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棉花流通企业。关于本年度棉花产量的争议众多,到底是高等级皮棉短缺还是低等级皮棉供应不足?
棉纺产品的四点变化
一、棉纺企业和有关部门对2006年和2007年滑准关税的微词集中在低等级外棉没能低价进口,对纺企利润产生影响。前两年国内棉花均丰产、高质,如果今年总产高、品级低,那么还有没有必要调低滑准税,让大量的低等级外棉涌入中国市场?值得思考。
二、从棉纺企业的调查看,高支精梳纱和高支高密坯布是2006/2007年度棉纺企业销售最差、库存不断增加的品种,特别是高档产品的出口订单不仅没有反弹反而持续下滑,因此对高等级棉需求大幅上升的预期笔者持怀疑态度。截至今年8月底,新疆仍有十几万吨长绒棉没有运出,而山东某大型棉纺厂近20%的纱绽停产。
三、由于自2003年以来,国内外牛仔布市场持续低迷,至今仍没有走出触底反弹期。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气流纺纱厂出售、停机、停产的并不鲜见,而大中型棉纺厂开机的主要原因是消化精梳落棉、不孕籽等,利润并不受到关注,因此对低等级棉的需求能否有大的改观,还要看牛仔布的出口订单。
四、从国家提出的产业升级和提高纺织品竞争力的角度看,高支纱和精梳纱占各棉纺纱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一些中大型厂无结头纱或精梳纱的比重已超过50%,随着纱支变细,对高等级棉需求也会有所变化。
棉纺需求的四点变化
那么棉纺厂的需求形势如何?笔者认为:
第一,无论电子撮合还是郑州期货,最适合进入的是棉纺厂而非棉麻公司、棉商。相对现货采购,期货和撮合上的棉花质量有保证,可以规避部分操作风险,便于分析当前国内外棉花形势,有利于进口外棉时机的选择。
第二,由于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以“双重监控”的方式解决,因此2008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可能会出现激增现象。从出口结构来看,以中档产品为主,对高等级棉的需求有明显增长的迹象,特别是三级棉的供应会有所紧张。笔者认为,129级或长绒棉需求的增长仍会相对缓慢,在某段时间内会下降。因此2008年上半年三级与四级棉差价将拉大,至少到700—800元/吨,而下半年将逐渐缩小,直至200—300元/吨。
第三,棉纺企业对新疆棉的采购量和热情可能进一步减弱。一是新疆棉在价格上基本没有优势,二是运出仍是不小的问题,三是新疆皮棉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地方上轧花厂“三丝”和其它杂质含量并不比地产棉少,棉纺厂认为进口高等级外棉可以补充内地棉品级下降的缺口。
第四,江、浙、粤、闽等地棉纺厂对皮辊棉的认可和需求量呈明显上升之势。湖南、湖北等地部分棉花加工企业纷纷扩大了皮辊棉的产能,棉企反映皮辊棉的价格比锯齿棉一般情况下低100元/吨,但持平成交的情况也时常出现。(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