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发布了《梅家坞茶文化特色街服务规范》。随着游客流量迅速增加,杭州农家茶楼自发性的茶餐服务已无法适应现代旅游管理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旅游经营行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梅家坞以首批22家茶楼作为试点,进行质量计量标准、服务规范及工商业务培训。并将在一年内对梅家坞160多家茶楼陆续进行培训。
据悉,从2002年批复、建设,到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如今梅家坞已形成集品茶、休闲、农家乐为一体的茶文化特色村,并成为“三评西湖十景”之一。目前,整个梅家坞茶文化村共有农家茶楼160余家,年接待观光休闲游客约4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1500万元。
近年来,随着旅游休闲业的发展和游客对茶文化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梅家坞茶文化村也遇到了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瓶颈”。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服务不够规范,顾客投诉不断,这样显然无法适应现代休闲旅游发展的更高要求。为此,《梅家坞茶文化特色街服务规范》从特色街内各个茶楼的公共环境及设施要求、经营场所要求、接待服务要求、文化活动服务要求、经营商品质量要求等七个方面对梅家坞茶餐发展中的服务质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范。规定了“进货商品和原料严格索证索票,建立食品放心台账,严格执行食品准入制度”;要求茶楼设置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栓等;在接待外地宾客时,不能只讲杭州话,而要讲普通话等,并对于茶楼中的茶饮、餐厅厨房、卫生间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苏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