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华:用棉量逐渐减少 发展形势不乐观
“我觉得2008年纺织形势不容乐观。”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棉花信贷银企座谈会上,浙江华孚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春华直言,支撑她观点的理由就是随着下游发展,客户需求的变化,纺织用棉逐渐减少。
她介绍,纺织企业用棉量逐渐下降。江浙一带1—5万锭的纱厂开工率只有50%,用棉比明显下降。以前他们产品生产是99%的用棉量,但去年应客户要求,开始使用新型原料,用棉量也在下降。
在该企业发展中,最让她苦恼的是,买不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好棉花,因此她决定延伸产业链,到新疆建厂收购棉花。她同时对此表示莫大的无奈:他们并不想延伸产业链,为了保证棉花质量,能够用上产品所需的棉花,他们只能这样做。
同时,她希望在延伸产业链的时候能得到农发行资金的支持。
王功著: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加大科技投入
安徽华茂纺织集团总经理王功著在会议上指出当前棉纺织企业的困难和45%—50%的企业都出现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纺织行业过快发展带来的内部恶性竞争,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二、人民币加速升值对纺织企业出口造成威胁。三、由于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挤压产业上游企业的利润空间,棉纺行业生产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棉花和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带来成本的上涨。五、劳动力成本的增加。2008年,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企业必须与职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为职工缴纳劳保统筹等项费用,各该项支出占到了职工工资总额的43%。而且随着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企业还将增加相当于工资总额十二分之一的支出。六、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连续调高银行贷款利率,让企业更是感到“雪上加霜”。七、我国周边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纺织业发展迅速,对我国纺织行业发展带来冲击。
王功著建议,棉纺企业要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和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设备升级,全力开发具有企业原创性的引领市场的新产品。
张兰峰:建议实行量价控制会员销售新模式
在会议上,山东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兰峰表示,2007年纺织经营逐步下滑,特别是下半年,接单开始有压力。他建议,我国品牌棉企与纺企可以建立长期合作,稳定纺织用棉需求,保证纺织用棉质量,棉花企业可实行量价控制的会员销售模式。
张兰峰的企业产品走高端路线,生产环保等科技、新型纤维纱线,所以2007年上半年销售一直很好。2007年下半年,形势明显不如上半年,订单减少,虽仍保持全部开机,但已经明显感觉到压力。他分析,产能膨胀太快是目前纺织萧条的最主要原因。
张兰峰说,他们企业年用棉量为9000吨,但全部都是新疆棉和外棉。为保证纺织用棉质量,在纺织企业与棉花企业的合作上,他建议棉花企业可实行量价控制的会员销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