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环境对人体有很多影响,会发生一系列明显生理变化。因此需要调整膳食,以满足机体的需求。
在寒冷的气候下,首先是几种维生素的需要量会增加。当膳食中脂肪含量比例增加,可使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维生素B1、B2、B6和尼克酸在体内的贮留量减少。
而且寒冷地区蔬菜和水果较少,容易缺乏无机盐,主要是缺钙和钠。食盐对于寒冷季节的居民也特别重要,调查表明,增加食盐的摄入,可使机体产热功能加强。
寒冷时节膳食中脂肪含量可略高于一般季节,但亦不能过高,一般认为应在总热量的35-40%之间。另外,蛋白质供给量也应适当提高,应占总热量的13-15%,最高不超过20%。更重要的是应保持合理的必需氨基酸构成的比例。
所以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们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应多吃富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适当增加蔬菜、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