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管理已成为农信社内部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合规风险逐渐成为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之外的农信社面临的第四大风险。
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一是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三是重执行层操作人员管理,轻管理层人员约束。
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合规管理没有完善、垂直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大多数农信社还没有成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来对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和全方位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二是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目前农信社合规性管理分别由财会、信贷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自律监管,这种自立门户、各自为政的合规管理模式,使得合规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独立于经营职能,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使得合规风险管理有的部门重叠,形成重复管理,有的职责不清,出现管理真空。
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目前,农信社的合规风险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农信社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合规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奖励力度较小,惩罚措施较轻。
对 策
合规文化培育有效化。一是建立有效互动的合规文化。通过合规与监管的有效互动,解决过去农信社与监管者博弈、规避监管规定的问题。一方面,监管者应对农信社的合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农信社的监管,逐步促使农信社把外部的压力转换成自身合规经营的要求;另一方面,农信社合规部门要密切关注和持续跟踪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制定和修改等,主动争取有利于农信社未来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外部政策。二是树立主动合规的合规文化。倡导主动发现和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并相应地在业务政策、行为手册和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的改进。各农信社的绩效考核应充分体现倡导合规风险管理的关系,建立合规问责机制,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
合规管理机制科学化。一是各级联社要建立独立的合规部门,界定其功能和职责,独立于农信社的经营活动。合规部为履行其职责应有权获取必要的信息,农信社其他部门和员工有给予密切合作的义务。合规部门有权独立调查农信社内部可能违反合规政策的事件,对于调查所发现的任何异常情况或违规行为,合规部门可随时向上一级合规部门和所属机构管理层报告。农信社高层应确保合规部门报告路线的畅通,并采取切实保障措施使合规部门不用担心来自管理层或其他员工的报复或冷遇;应给予合规部门足够的资源支持,重视并依赖合规部门协助其有效管理农信社的合规风险。
二是努力建立和完善合格的“规”。农信社自身的法人治理、 企业文化、组织架构、 发展战略 、 人力资源和激励机制等因素必须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相匹配,并且应随着上述因素的不断变化而动态地调整和保持。建设银行率先成立合规管理部门后,又颁布实施了《合规政策》和《合规工作管理办法》,为实现合规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值得仿效。因此,农信社必须组织力量对相应的“规”进行清理和完善,为加强合规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使合规工作达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切实有效地落实问责制,确保奖惩分明、违规必究。农信社不仅要奖励好的道德行为和良好合规做法,还要惩罚不道德的行为和违规行为,并且将资源应用于好的控制系统、优质的客户服务和尽职员工激励上,而不只是表面上的业绩激励。纠正“重经营业绩、轻内控管理”的绩效考核理念,确立内部控制优于业务发展的理念,平衡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追究责任,使整个团队形成合规光荣、违规可耻的工作氛围。
四是通过各种方式对高级管理层和所有员工进行合规培训,通过加强培训使其充分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项主要规章制度和其所在部门的全部规章制度,而对那些经过培训不合格的,则不能让其上岗作业。
五是建立有效合规考核机制。农信社在考核时,要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对合规操作方面的考核,将合规风险考核指标设为重要指标,对机构和员工的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并与绩效薪酬挂钩,以此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
合规管理工作电子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合规管理的知识含量也在增大,内部互联网、信息库的采用等更加广泛,农信社应为合规部门的合规风险监测创造必要的条件,尽早将IT技术应用于合规管理,设计合规风险的监测指标,并采取多种手段和技术从事合规管理。例如风险管理结构、早期问题探查、解决问题程序、平衡记分卡及数据系统监控等来促进和评估整个结构的职业道德和合规表现,这些先进的技术可以使合规管理更有效地发现问题,随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对问题的处理决定。同时,将农信社内部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合规操作标准量化,当业务系统处理数据的同时,合规管理系统已经实时判断该项操作是否符合合规标准,并及时形成合规报告。当系统支持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信用社、分社的合规管理资源可以得到节省,逐渐实现合规管理工作的电子化,并根据法律环境和业务需求的变化及时维护。
背景知识
什么是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管理的任务正是及时发现并制止风险产生以及由此造成的破坏。合规部的职责包括合规政策的制订、合规风险的识别、监测与评估、梳理整合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合规培训、参与银行的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再造、为新产品提供合规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