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业发展离不开化肥

本报首席记者 阴剑锋 文/图

黄鸿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区域规划研究所研究员

  “化肥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巨大,中国农业发展离不开化肥。”面对记者,黄鸿翔坚定地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黄鸿翔对于长期以来许多人对于化肥的偏见和误解“很不满意”。

  黄鸿翔说,长期以来,许多人始终坚持“绿色农产品”与化肥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有的地方炒得沸沸扬扬,把化肥看作农产品的天敌,出文件,制定标准限用化肥,甚至为了争得一个“绿色”而禁用化肥。这不能不引起农业科学工作者、化肥研究和生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应该对谁是谁非作出科学的回答。

  黄鸿翔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视化肥工业。由于化肥产量的提高,粮食产量才得以相应的提高,才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化肥除了增加产量外,还在改善农产品质量,如提高谷物中蛋白质含量,改善经济作物的经济性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国农业要持续发展绝对离不开化肥。

  黄鸿翔解释,绿色食品和施用化肥并不矛盾,化学氮肥是蔬菜可直接吸收的无机态氮源,而有机肥料经过微生物分解,使有机态氮转化为无机态氮,它最终也是以无机态氮素供蔬菜吸收的。因此,认为“施用有机肥料的蔬菜才是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蔬菜”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某些大量施用有机肥料的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也不少。化肥和有机肥各有优势,两者配合科学施用,才能实现肥效的充分发挥。

  黄鸿翔说,只要不施化肥的农产品就是绿色农产品,这纯粹是对“绿色农产品”的曲解,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除对施用的肥料有要求外,还对大气质量,灌溉水的质量以及土壤的质量均有要求,绝对不是不用化肥就是绿色食品。我们要反对对“绿色农产品”的曲解,维护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