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震后的一夜

本报记者 王凯山

  5月14号晚上6点钟,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综合业务处的副处长刘昌德在忙碌一天之后,匆匆吃碗面条就来到办公楼一楼值班室继续晚上的工作。今天晚上他要值班,准备处理四川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及供销社系统的电话,安排应急物资。

  从5月12号下午汶川县发生地震至今,连续两个晚上四川省供销社值班的同志都接到了四川省政府应急办的紧急电话。刘昌德判断,今晚可能还会接到省政府应急办的电话。他向记者谈起了白天的工作:下午由四川省商务厅牵头,召集四川省供销社以及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等单位,将省内食品生产企业的具体信息进行了汇总,以备救灾之用。

  “这些信息包括企业的食品种类、库存、生产能力以及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等,如果需要,商务厅就可以直接安排生产与调拨,保障灾区供应。”

  晚上9点多,刘昌德收到了成都市政府致全体市民的短信。他特意念给记者听:都江堰化工厂爆炸之说纯属谣传,全市供水系统运行正常,请市民放心饮用生活用水。“政府及时辟谣很有必要,今天白天超市里挤满人,都是去购买矿泉水和牛奶等饮品的。”

  时针指向11点钟,周围逐渐静了下来,刘昌德询问记者是否注意到下午6点左右街上的救护车。他说,这两天每天都会听到大量的救护车鸣笛声,这些车里装满了从灾区各地运回成都的伤员,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员被救了出来。

  午夜已过,电话一直未响。谈起地震对大家生活的影响,刘昌德认为,更多的是心理受到的影响。“由于担心余震,大家心里还是感觉放不下,这种心理状态估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他还谈到,当天下午他特意给四川地矿局的一位负责地质勘探的同学打了电话,对方告知随着时间推移,余震会越来越弱,频率会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好消息。”刘昌德评价说。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叮嘱办公室的门要虚掩着,防止地震发生时门框出现变形,打不开门。他告诉记者如果感觉不妙,就冲出大门口一直往左边跑,就能跑到街头。

  “对于我们来说,面对地震,尽管心里有压力,但是紧急调拨救援物资的工作一定要认真完成。”

  夜已经深了,电话铃还未响起,刘昌德依然守候在值班室电话机旁边……

  5月15号早晨6点50分,刘昌德用手揉了揉双眼,跟记者相视一笑。一夜平静,没有接到任何电话。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