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涂层缓释一次肥的推广,让更多地区的农民实现农业增产,2008年6月6日,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联合中吉化肥有限公司,在石家庄市元氏县举办了小麦涂层缓释一次肥观摩会。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复肥协会、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土肥总站、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单位的数十位农业专家和来自河北省邢台、邯郸、衡水及山东省德州、聊城等地的近百名农资经销商以及部分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现场观摩活动。
当天上午,与会人员冒雨观摩了元氏县大孔村的小麦应用涂层缓释一次肥对比示范田。在示范田管理人员的引导下,记者看到相邻的几块麦子地虽然都是呈现成熟的金黄色,但细看之后却发现小麦穗粒和秸秆颜色有着明显的差别。施用涂层缓释一次肥的小麦麦脚利落、穗层整齐、灌浆饱满、秸秆带绿,而施用普通肥料的小麦则穗粒参差不齐、秸秆黄中带黑。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专家组原组长李晋生解释说,涂层缓释一次肥肥效时间长,延长了小麦的灌浆期,提高了穗粒粒而且千粒重,同时小麦带绿成熟,有较强的抗干热风能力。而施用普通肥料,因后期脱肥,小麦容易早衰而变黄变黑。
据介绍,涂层缓释一次肥技术是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研究员阎宗彪历经多年攻关研制成的高科技成果,曾荣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联合国中国分部发明之星等奖项。涂层缓释一次肥是应用涂层肥料专利技术,采取与氮、磷、钾肥料表面具有较强亲和能力和成膜特性的涂层材料,分别涂在不同肥料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的包膜,使之成为具有“控氮缓释、促磷增效、防钾淋失”特点的单质改性肥料颗粒,并采取掺混工艺根据测土施肥需要科学组配与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求变化相协调的缓释增效、环境友好型肥料产品。施用涂层缓释肥一茬作物只需施一次肥,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能增产。几年来,涂层缓释一次肥技术在河北省13个县市大面积推广,取得明显的效果,连续平均增产13.5%,减低作业成本20%。
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在河北省率先规模化生产涂层缓释一次肥的化肥企业——中吉化肥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崔春禄介绍,涂层缓释一次肥省水省肥、增产效果明显,投入市场之后,深受农民欢迎,几年来一直供不应求。为了进一步加大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今年将再上马一条涂层缓释肥生产线。
当天下午,会议主办方举行了涂层缓释肥座谈会,多位与会专家就涂层缓释肥的增产效果、施肥方法、推广前景等方面做了简要发言。最后,涂层缓释一次肥发明人阎宗彪作总结讲话。阎宗彪说,目前由于我国化肥产品创新滞后,加之施用不当,造成化肥利用率偏低,严重浪费资源,增加施肥成本,加大施肥对环境的风险。涂层缓释一次肥研发思路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用量、降低能耗为出发点,把我国人多地少、复种指数高的基本国情与可控缓释肥料研究相结合。该肥料的应用与推广必将全面提升我国的农业施肥技术水平,带动农业的相关产业的整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