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胡子蒜”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病虫害研究防治中心 张立宁

  山东金乡和平度市是全国有名的大蒜产区,最近,我们接到平度市仁兆镇吕戈庄村吕林胜等十几位蒜农的电话,反映他们今年种的大蒜出了点问题,往年这个时候正是收获蒜薹的季节,不知为什么今年他们种的大蒜70%以上都长成了“胡子蒜”。 接到电话后,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赶到了平度市吕林胜的蒜地里,发现他说的“胡子蒜”基本70%不能生产商品蒜薹。

  “胡子蒜”也叫马尾蒜、分杈蒜、次生蒜、各地蒜农叫法不一,笔者认为从植物学的角度来分析应把“胡子蒜”称为“大蒜二次生长”这一概念比较合适。

  大蒜二次生长是蒜头收获前蒜瓣萌发生长的异常现象,造成大蒜二次生长的原因比较复杂,与温度、施肥、土壤状况和生产管理都有一定的关系。根据我们这几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发现,大蒜二次生长一般出现在抽薹期,长出的分枝形似胡子和马尾故称“胡子蒜”。大蒜二次生长有两种情况:一是从外层叶稍中长出叉头,形成复瓣蒜;二是从内层叶稍中分化出叉头,形成散瓣蒜,出现二次生长的大蒜抽薹晚而短,甚至蒜薹不能抽出,蒜薹产量下降70%,使蒜薹失去商品价值。造成大蒜二次生长(分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温度和播种时间不适宜:大蒜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温度较高,一般大蒜播种后温度在0-10℃左右,经过1-2个月就能通过春化阶段,大蒜播种过早,冬前生长过旺,或者冬春季节温度偏高,易产生二次生长(二次分枝)。

  据青岛农业大学连续5年的实验和观察,在8月底9月初播种的田块,二次生长发生率为60%以上;在10月下旬播种的三月黄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率才5%。

  选种和种植密度要科学:应挑蒜瓣较大、大小均匀,无病的蒜瓣作种蒜,剔除病残小蒜种。密度一般掌握在行距22厘米,株距7厘米,播种距离不得过稀也不过太密,一般每亩控制在45000株左右为宜。

  科学用肥:在农村调查时,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蒜农长期使用化肥,忽视使用有机肥;重施氮肥,而忽视使用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忽视在生长中后期追肥。我们在吕林胜的蒜地里发现,由于连续种植大蒜6年,每年又大量投入化学肥料,特别是氮肥,投入较多,造成蒜地土壤明显盐渍化,已不利于大蒜的正常生长。在种植大蒜时我们建议蒜农每亩使用有机肥4000-6000公斤,另外再配备40公斤复合肥做底肥,在追肥时每亩可用微生物菌剂5-10公斤与20公斤复合肥混合后冲施,肥料冲施时按氮、磷、钾的比例是0.9:1.0:1.1。

  提醒蒜农切记,不要长期盲目的投入过多的氮肥,一般在大蒜抽薹时每亩可使用量15公斤尿素为宜,也不要长期使用单一化学肥料,建议在肥料施用时,化肥与有机肥、生物菌肥和微量元素肥以及叶面肥搭配使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