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8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灾区农信社“伤势严重” 急需输血疗伤
——对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灾后重建面临问题的调查
本报记者 蔡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北川县擂鼓镇“帐篷信用社”里向办理业务的农户询问贷款情况。四川省农村信用联社供图

  第一时间建好帐篷银行,为灾民办理各种业务;第一时间将灾民生活救助金和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送到灾民手里……四川省农信社在此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这些成绩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困难?近日,记者走进了北川、绵竹、安县等灾区农信社,对四川灾区农信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自救”尚难 还要“救人”

  地震灾害造成灾区农村信用社办公楼房和营业场所大量毁损,网络设备遭到破坏,人员伤亡惨重,恢复营业人员短缺,信贷资产质量全面恶化。四川省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田华茂告诉记者,四川省因灾造成财产损失约42.18亿元,据初步风险分析,全省受灾地区农信社因地震灾害形成的贷款损失预计将达到108亿元。

  根据四川省联社的统计,截至2008年5月末,成都、阿坝、德阳、绵阳、广元、雅安等6个重灾区历年亏损22.99亿元。此次震灾后更是雪上加霜,6个重灾区的不良贷款(五级分类)余额飙升,预计损失类贷款高达78亿元,其抗风险能力极其弱小,几乎无法覆盖此次地震形成的损失。

  在承担了如此巨额损失的情况下,农信社还是负起了为灾民放贷的责任。到记者发稿时为止,四川省农信社已累计投放抗震救灾专项贷款7.06亿元(其中:居民生活贷款3.34亿元,恢复生产贷款3.06亿元,其他贷款0.66亿元),授信或贷款承诺总额143.34亿元。灾区农信社对因灾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的农户和企业,主动延长贷款期限。对有信贷资金需求的,继续给予贷款支持。对受灾农户的生产生活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一律不得上浮;对受灾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在执行利率的基础上下浮10%至20%。对个人或企业汇划抗震救灾捐赠款项的,一律免收所有费用。

  “现在在灾区说起银行,灾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农信社,我们当然会尽力为灾民服务,但是也需要先考量自己的放贷实力和信贷风险,”绵竹市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熊必模对记者说,“如果要发放建房贷款,绵竹预计需要22亿,而我们目前的可用资金只有2.6亿。此外,央行给农信社的抗震救灾无息再贷款期限为1年,而我们对228户农民抽样调查显示,他们每户需要1-2万的贷款建房,还款时间预计为5-15年。”

  现有体制的“裂缝”

  面对巨额损失,四川省农信社必需自行“埋单”。这是因为农信社自2003年开始改革后,四川省农信社逐步过渡到了两级法人体系。处在一级法人位置的四川省联社,并没有经营职能,只代表省政府对辖内农信社行使管理、协调、指导、服务职能。四川省联社自身没有盈利来源,无法给地震灾区的农信社核销资产损失。

  同时,按照国务院的改革方案,统一法人县级联社的股东基本上都是分散的自然人股东。地震发生后,这些自然人股东也伤亡惨重。要依靠这些自然人股东来承担损失是不可能的。

  与四川省农信社需要自己承担地震损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四大国有银行。因为后者都是总行一级法人体系,这些银行在地震灾区的支行则不用担心地震给他们造成的损失,总行会用自己的拨备来核销这些支行的地震损失。

  要想避免这样的问题,组建省一级法人“农村大银行”或许可行。但是央行并不赞成提升农信社的法人层级。人民银行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三农”资金需求呈现小额、分散的特征,在提供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小规模的零售银行比全国性或区域性大银行更有优势。央行认为:国际和历史经验都证明,银行做大以后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城市的大项目,偏离“三农”服务方向。

  如此看来,如何在改善体制与保持支农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仍将是省联社改革的难点。

  呼吁政策扶持

  “由于灾区农信社的资本充足率非常低,通过拆借市场筹集资金和增资扩股都比较难,希望政府对重灾区农信社实施救助措施,建议采用直接注资或重新发行央行票据等方式。”田华茂表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徐滇庆建议,从国家救灾款中拨出专项资金,部分冲销农信社在地震灾难中的损失。由央行发放无息或低息再贷款,迅速恢复基层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他还建议免征灾区银行5年营业税,同时存款准备金下调到5%。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灾民几乎没有存款能力,因此徐滇庆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号召全国的民营企业向这些农信社存款,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放贷能力。

  “希望银监会能够呼吁央行考虑我省农村信用社遭受特大地震灾害的特殊情况,及时全额兑付全省农村信用社专项央行票据,以增加农村信用社支持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以及为“三农”贷款的资金实力。同时,请央行对四川灾区农村信用社增发第二批央行票据,全额置换全省农村信用社因灾形成的不良贷款。”四川省联社办公室副主任张勇对记者说。

  此外,四川省联社还希望人民银行给予无息再贷款。张勇说:“初步测算,灾民灾后重建信贷资金需求约250亿元。请求人民银行给予四川灾区农村信用社100亿元无息再贷款,支持灾区人民群众重建,以减轻灾民负担。由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建议人民银行对抗震救灾无息再贷款期限确定为3-5年为宜。”

  7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到汶川大地震重灾区检查金融、商贸等部门落实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情况。在考察北川县农村信用联社下辖的擂鼓镇“帐篷信用社”时,王岐山表示,国家将对灾区金融机构给予支持。王岐山还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对受灾地区倾斜和优惠的信贷政策,满足灾区居民住房配套信贷资金、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这对困难重重的灾区农信社而言,应该是一个好消息。


>>记者手记

灾后重建路漫长

  上周去四川灾区前,有人问我:“地震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还有什么好报道的吗?”当地震灾区的主要工作重心由抗震救灾转到灾后重建时,一部分关注的目光也离开了灾区。“灾后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5到10年,仍然值得关注。”我回答道。

  在绵竹、北川、安县,我看到地震留下的一片片废墟,听到人们讲述地震时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地震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有的人失去了亲人、家园,甚至生命。但是活下来的人,并没有失去希望,重建家园是他们内心的期盼。

  我看到信合人在讲述自己为灾后重建做出的贡献时,骄傲的表情;听到他们在诉说农信社面临的巨大困难时,焦急的声音。在室内温度高达50多度的帐篷里,他们打着赤膊为灾民办理各种业务。在道路不通的山区里,他们拽着树枝往前挪,将灾民生活救助金和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以及政府的关心送到灾民手里。而他们中很多人,也刚刚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孩子、父母、兄弟姐妹……地震给灾区的农信社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要让难以“自救”的农信社去“救人”,实在是一项艰巨的使命。

  作为记者,我们在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有义务将发生的一切告诉公众。而作为一份行业报,我们所关心的不仅仅是整个灾区的灾后重建,更要去探寻农信社在灾后重建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灾后重建的路很漫长,我们将继续关注。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