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甘肃省副省长泽巴足指出
发挥供销社骨干作用 为助农增收作出贡献


  本报讯  甘肃省副省长泽巴足近日在供销社调研时指出,供销社要抢抓机遇,大胆创新,实现“二次创业”,充分发挥骨干带动作用,在新农村建设和助农增收中作出新的贡献.

  泽巴足副省长说,甘肃省供销社合作事业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目前虽然面临很多困难和压力,但是,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其独特作用不可替代,要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力实施好“二次创业”,在全省确定的“助农增收六大行动”中作出新贡献.

  全省供销社近年来通过转变观念,实施“深化改革,扩大联合,加快发展,奋力实施‘二次创业’”总体战略,采取恢复重建基层组织,恢复发展业务经营,推进社属企业改革和重组,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努力解决民生问题,系统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坚持不懈的努力,正逐步摆脱困境,一些长期困扰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开始步入恢复发展的新阶段.在扭转了持续12年的亏损局面后连续3年实现盈利,化解金融债务24.1亿元,以农资连锁经营为基础的“新网工程”建设起步良好,以培育基地、发展产业协会拉动产业化经营的作用日益明显,以开放办社,发展“农合”组织,恢复基层供销社,服务功能逐步强化,以置换职工身份和产权制度为主的社属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全力促进为农服务工作抓得实实在在,供销社牵引发展的480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带动农户13万户,每年助农增收30亿元,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带动力量。近两年,在全国化肥货紧价高的大环境下,认真执行省内低价供应,让利于农,受到了广大农民和政府的赞誉。

  泽巴足副省长强调,今后几年,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省供销社实施“二次创业”、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社的部署,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坚持科学和谐发展,着力推进“新网工程”,着力做强社属企业,着力促进助农增收,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要突出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基层社步伐,夯实基层基础,推进组织创新;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重构网络体系,推进经营创新;扩大社有企业经营规模,壮大企业实力,推进机制创新。在工作中要注意抓好六个重点:一是坚持解放思想。要重新认识社情,明确供销社在新阶段的职能定位,自觉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到位置、争作为。着重解决“不敢”、“不愿”、“不会”的问题,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的做法,用新思维、新观念、新举措推动工作。二是坚持深化改革.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吸收各类社会资本,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和农民进入社有企业持股经营,把社有企业改造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市场主体。三是坚持开放办社.大力倡导“互惠互利、合作双赢”,打破封闭经营体制和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广泛吸纳方方面面的人才、资金、技术、资源、项目,借力发展壮大供销合作经济.四是坚持项目带动。着力兴建一批带动能力和创效能力强的骨干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今后几年,重点放在开发盘活现有资产上,充分利用优质资产,广泛寻找合作伙伴,走联合办项目的路子,培育新的创效源。五是坚持人才兴社。培育“一线领军人物”,提高基层社主任和社属企业负责人的素质。努力找寻新型人才的创业平台,真正把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选拔到各级供销社和企业领导岗位,为供销合作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六是坚持营造环境。要全力争取好的政策环境,抓住新一轮支农惠农政策出台的有利是时机,认真研究并切实用好诸如资产重组、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及税收优惠、信贷支持、财政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变政策优势为发展优势。通过搞好为农服务,助农增收,赢得广大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要尽力帮助职工解决增加收入、再就业和三项保险等切身利益问题,形成团结和谐的内部工作氛围,形成合力,抓出实效。各级政府要尽心尽力地为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为其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对于供销社提出的以省政府名义出台深化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申请几户特困企业纳入省上依法破产范围和对有关项目予以相应配套扶持等问题,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尽力予以支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