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8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惠及农民的“新网工程”


  近年来,吉林省洮南市供销联社按照“新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编织为农服务的新网络,打造政府得民心、供销社得市场、农民得实惠的支农、富农、惠农工程。农民说:“有了服务中心,用点什么,吃点什么,不用出村;闲时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逛一逛,能够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环境。”

  穷则思变,思路决定出路

  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入,基层供销社阵地逐步缩小。洮南市供销联社穷则思变,紧紧盯住服务农民的亮点目标,变思路,改措施,对现有农村服务网点进行了整合归类,理顺归档,集中规范。

  两年来累计投资2100多万元,总占地面积4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790 平方米,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6个,已投入运营的有2个。其中,投资458万元的黑水镇黑水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2800平方米的商贸楼已交付使用。投资70万元的大通乡惠清村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改造日用消费品超市2个,农资超市1个,便民浴池1个,医药店1个;新建经营面积2000平方米农产品购销站1个,文化健身室1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农民的购物环境,繁荣了农村消费市场,同时也进一步盘活了资产,增强了供销社的服务功能。

  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洮南市供销联社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形成供销社主办、部门共建、社会多方参与的良好局面。一是成立机构。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在服务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二是宣传培训。制定下发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从操作层面上进行有效指导,把服务中心是什么,有什么用和怎么做搞清楚、弄明白。三是典型带动。首先在大通、黑水进行试点建设,取得经验后,召开现场会,进行示范引导,全面展开。四是争取外援。广泛争取体育、文化、商务、卫生、科技、组织部、农委等部门共建。体育、文化部门准备提供体育器械和图书,商务部门积极为农民提供电脑等通信器材,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在组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过程中,洮南市供销联社完全按照市场去运作和管理。一是科学选址。从各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业辐射面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统筹考察,将人口相对集中,集体经济富裕、交通条件较好、民风纯朴的惠清村和黑水村列为先期试点。二是多元化投资。为了破解资金难题,他们通过资本运营、外域招商、利益分配等方式,吸纳社会各方资金1800多万元,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问题。三是规范管理。为确保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规范运营,洮南市供销联社坚持超前筹划,强化管理,实行标准化建设,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承诺,做到管理制度、服务承诺、服务功能上墙公布,并经常检查督促服务人员切实践行承诺。

  综合服务中心彰显供销本色

  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大通乡惠清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各种店面统一悬挂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功能,努力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商品,就供应什么商品,农民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把服务中心逐步建设成集“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供应、农产品收购、洗浴、医药诊疗、文化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网,把农民“网”在其中。

  据统计,当前中心经营商品品种达22000种,新增4000多种,批发业务带动周边15个村80多个农家店,农资供应占本乡的60%以上,辐射5个乡镇、一个军马场,服务人口近3万人,日平均经营额在2万元以上,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农服务的一道新亮点。

  (李铁志)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