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8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就是有股倔脾气”
——河南省宝丰县鹏源达农资服务中心总经理郭运峰
本报记者 高 璐

  2002年,一个非常普通的年份,对郭运峰来说却经历了销售事业中一次重大的挫折,2001年公司的销售业绩非常不错,郭运峰本来还在想今年又可以超出计划销量多少,但事与愿违,上年8000吨的销量,突然就下滑到了1800吨,后来连800吨都卖不出去了,面对突发的变故,张运峰顿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是又心疼,又着急这块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市场。

  郭运峰想不出问题所在是有原因的,因为它的化肥销售多年来一直是蒸蒸日上,销量总是稳步增长。公司很看重质量和信誉,公司所销化肥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无论高价低价,农民的反响很好,每年的销量都有所扩大。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郭运峰没有放弃,“我就是有股倔脾气,我就不信,这么好的化肥,我就卖不出去!我辛苦发展出来的市场会把我自己挤掉!” 经过和农民还有基层经销商的沟通,化肥滞销原来是有竞争对手中伤所致,郭运峰经销的化肥是厂家负责宣传,而厂家的宣传人员都是外地的,受到本地人的排斥,农民们都很纯朴,比较起来还都相信本地人,而正是一些人利用了农民的质朴,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终于水落石出。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我们输在宣传上,就要从宣传上找回来,找到了原因,就要抓紧时间改正,这一回,郭运峰亲自上阵,进行化肥宣传推广和农化服务,努力消除不良影响。“第一年的扭转工作最为艰难,农民朋友对我们很不理解,还有的十分生气,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别人能用农艺师把农民讲走,我们就能请高级农艺师,再把农民讲回来,高级农艺师是这行的老专家,知识更全面,农民们熟悉,信誉度也更高。”农艺师主要宣传化肥的品牌以及增产优势,开展公益性的农业讲座,讲小麦怎样施肥,怎样管理,前、中、后期分别怎样管理,在宣传的同时公司也要求零售商继续做好一贯的诚信经营,不给竞争对手以任何口实。

  要想挽救市场,要想得到农民重新的认可,除了多下乡,勤讲课,关键还要善沟通。“我经营农资时间也不短了,多少在农民朋友中间还有些人气,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不用我的肥了,然后我就说白送你们一些肥,你们比较种植,效果不好,你们以后就别买我的肥了。”他与销售人员和农艺师一起下农村、跑市场,逐个村地进行沿途宣传,不知道经过了几百个村庄,所到之处都努力与农民朋友搞好关系,解除他们心中对我们的疑惑,顺便也向他们科普一些农业小常识。“我们要以点带面,以少带多,河南是农业大省,是各大化肥品牌的必争之地,农资行业的竞争压力很大,竞争不过别人,活该被淘汰。扳过一家是一家,扳过一村是一村的思想,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有一个人认可了咱的化肥,村里其他人也会受影响,慢慢地,咱就又建立起了自己的化肥销售根据地。” 

  干农资的人都清楚,干农资是一项很苦的行业,天天泡在农村,风餐露宿、疲惫不堪。但有辛苦就有回报,靠公司过去积累起来的信誉度和不辞辛劳的宣传,2003年公司的销量达到了4000多吨,2005年6000多吨,2006年7000多吨,2007年10000多吨!郭运峰不仅夺回了丢失的市场,销量上又增长了好几千吨,郭运峰的心里不禁发出阵阵感慨。

  2007年2月郭运峰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与我国农业部、司法部和天脊集团共同打造的“共筑诚信”颁奖晚会,并获得全国“诚信经销商”荣誉称号。回忆当时销量下滑的往事,郭运峰深有感触地说:“有些时候我们还要感谢这些对手的负面的宣传,正是这些宣传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坚强,更加强大!”

  

>>记者手记:

  从上世纪80年代在供销社经营碳铵,到现在经营复合肥,郭运峰走过了20多年的岁月,面对今年化肥的高价行市,郭运峰一直呼吁基层经销商让利于民,本来能挣300元,要让出200来,不能哄抬肥价,要以最优的产品、最便宜的价格、最高尚的营销道德,维护市场、服务三农。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