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念是一盏灯
——访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南部大区经理林玉忠
本报记者 吴 江

  7月29日至30日,受台风“凤凰”影响,广东韩江流域、粤东沿海和东江上游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甚至是特大暴雨。粤东部分地区受灾。

  然而,凤凰刚刚飞走,台风“北冕”又再次袭来……

  雪灾、台风一次次裹胁着贪婪,吞噬着大地,卷走了受灾地区农民的收成。但是,不论是雪灾时还是台风中,总能看见一个身影穿梭在广东南部地区的村镇,他就是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南部大区经理林玉忠。眼见着农民的收成化为泡影,每一次台风的来袭,都让林玉忠的心揪得更紧。

  “芭田”有了施展的机会

  广东的柑橘和叶菜比较多,今年年初的雪灾,使所有的柑橘都冻死了,能回收的很少。死掉的果子还要请人摘掉,更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虽然也有些复种的,但是当年的收入是没有了。损失、亏本让一些农民用肥积极性非常低,连续两次的台风对农民更是雪上加霜。“今年的多台风气候和水灾对农业的影响很大,加上肥料价格涨得很厉害,让今年各地市场都有很多共性,农民接受力普遍不是很强,市场很难启动。”市场处处都传来这样的声音。

  对于这样的市场,林玉忠想的最多的是什么肥才能让农民减少损失。前期农民投入的肥料因为下雨,不能在土壤中保存而流失掉了,目前正是需要补肥的时候,可是肥料价格高和农产品价格低,对农民的心理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使他们迟迟不肯再投入。雪灾加上台风、暴雨,更导致农民在主观上倾向于使用低档肥。林玉忠很着急,因为“越是在灾害严重的时期,越需要高品质的肥料。”他认为,高品质肥料才是拯救农民收成的有效方法。

  “今年台风很大,只有很小的机会,就看如何利用。长时间的下雨,作物就死掉了,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一季甚至是一年的收成,丢弃了就彻底没有希望了。”林玉忠痛惜地说:“前期由于肥料价格贵,一些农民都是用一些尿素掺混一些磷肥,所以,第三期用肥非常关键,壮果期一定要让肥跟上,这对一年的收成非常重要。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抢种,特别是让农民明白,要把握机会,用一些高品质的肥料,因为农时不等人呀!”高品质肥料可以促使作物返青和成熟,比如对于果树来说,只有果子做起来才能提高收成,避免少受损失。林玉忠他们不停地为农民讲肥料品质的关键性,拿高品质的肥料价格给农民算账。他很清楚,作为深圳芭田公司的大区经理,能给农民的只有好肥料,他们不放弃才有希望。

  特定时期给了芭田公司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表现”机会。芭田肥料的良好品质,都可以在灾害时期得到很好的印证,增强了林玉忠为农民挽回损失的希望,也是他工作信心的坚强后盾。“芭田的肥料对蔬菜种植特别好,效果非常明显,因为硝态氮吸收快,作用明显,有利于作物的迅速恢复。特别是降雨过后,芭田肥料吸收比较快。”林玉忠说,浪费减少对农民就意味着少投入。

  文化内涵是“芭田”的信仰

  科技含量是产品的内在性能和良好品质,而良好的经营理念则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如今,“芭田”已经成功地将优秀的产品和卓越的经营理念延伸在企业规划中。“科技育农”一直是“芭田”的企业理念,这种理念成就了产品的卓越性能,除此以外,“芭田”从来不把做企业看成是做生意,而是将一个商业行为演化为服务于农的企业责任。从董事长到总农艺师,再到营销老总,任何层面的管理者,无不将这种经营理念浸透在任何一个长远期规划和营销策略中。而这种理念折射在林玉忠心里,早已经升华为一种企业文化。

  在“芭田”的企业宝典中,给农民最大的实惠就是企业的成功。目前农产品和粮食价格涨幅较低,但是肥料价格却是一涨再涨,对于每一轮原材料价格上涨后的肥料价格调整,芭田公司总是慎之又慎。“像目前的水稻才多少钱一斤呀?肥料价格又高,农民种一、二亩地要亏100-200元钱。”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对于没有资源优势的“芭田”来说,每一次原材料的上涨“芭田”都尽量从内部挖潜、自行消化掉,迫不得已才会调整肥料的价格,就是为了给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肥料,最大限度的帮助农民。而今年的市场,不仅将“芭田”的经营理念诠释的更充分,也让芭田公司“科技予农、富强大地”理念有了展示的机会。

  这种经营理念同样也渗透在“芭田”的营销策略中。做化肥的都知道,今年的市场具有特殊的一面,用什么样的经营理念影响终端的经销商非常关键,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肥料市场,各个企业的销售策略千变万化。原材料价格上涨让一部分企业丧失了诚信为本的经营之道,市场中的透漏现象屡见不鲜,假冒伪劣也越发活跃起来。但是,“芭田”始终都恪守诚信的商业操守,基于这样的理念,“芭田”从来没有在诚信这个原则问题上放弃过追求。这种信念折射在大区经理的身上,成就了林玉忠这些大区经理的阳光性心态,无论在一个怎样的市场,在芭田的经营策略中,从来没有假冒伪劣和透漏含量的字眼。即使是“芭田”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推出的低含量肥料,也都是将含量标得清清楚楚,让农民用得明明白白。

  同时,“芭田”还将这种理念带给了经销商。当前,很多企业在终端经销商层面大做文章,从假冒伪劣肥料的促销,到赚噱头的卖概念和炒作等等,终端争夺战愈演愈烈。但是,芭田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企业文化影响经销商,引导他们越是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越要规范经营、抛却短期行为,为此,林玉忠他们也开始更加关注经销商。2007年,“芭田”提出“服务年”的概念,强调顾客价值,并将其上升为企业层面的一项管理措施。林玉忠说:“经销商的事,任何一个都不是小事,他们拉的每一车货都是我们份内的事。”

  有人说,芭田的大区经理不是在营销,是在做文化。包括大区经理人人手拿把掐的“算账”功夫,已经“丧失”了商人利益至上的本能需求,因为,一个商人最热衷的是给自己算帐,而不是给客户,更何况是在自己的示范田里,用实际效果做比照呢?但是,芭田的大区经理,不让自己的肥料对农民有任何一个盲点。同时,为了让这种理念和文化演变为芭田在市场中的执行力,林玉忠与经销商一道,不断将这种理念充实和升华。

  “芭田不是只做今天的生意,我们靠得是做长远。”林玉忠用这样的结束语给我的采访画上了句号。

  其实,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和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做后盾,这样的企业才更有生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