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1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土地变“馋”值得再次反思

澳佳肥业 姜文帅

  经常听到不少农民朋友抱怨现在的土地不知怎么的好像变得越来越“馋”了,因为同一块地要想获得和过去一样的产量,只能依靠往地里大量增施化肥来维持,结果种田的收益不仅没提高反而大大降低了。如今,这种土地变“馋”现象已经成为各地一种令人担忧的普遍现象——

  真的是土地变馋了吗?非也。土地变“馋”现象其实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结果。是与不能科学的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关系。

  原来,在近几年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战、产品战、服务战、广告战、公关战等各肥料企业都普遍采用了。农资市场表面如火如荼,但消费市场成熟度还不够,农民的消费心理并不成熟,通过上述营销手段引起农民的注意没有问题,关键是要为农民创造更多价值。但在市场竞争中,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大多数肥料企业还是在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消费者真正价值的需求。一味的推荐新产品,而不真正指导农民用肥,尤其是科学用肥。往往都是某一种肥什么作物都能用,用多用少随农民自己定。这也就忽视了农民的心理,那就是他们希望少投入多产出,多收那么三五斗。而恰恰是企业的这种营销“近视”行为,为农民朋友科学施肥留下了隐患,也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难怪土地是越变越馋了。

  从骨子里说,肥料企业对售后市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尤其对于售后服务来说是软肋。从肥料企业的营销过程看,不管是售前、售中、售后,都没有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更不用说增值。营销不只是一个口号,关键是切实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这也是营销的根本。谈了这么多年的营销,肥料企业为我们农民消费者真正创造价值了吗?或者说是否以农民消费者价值为核心展开竞争的呢?这才是真正解答“土地真的是变馋了吗?”的关键所在。

  所以“土地变馋”值得我们反思。作为厂家我们首先是要培训销售人员增强农化服务意识,广泛开展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工作,大力推广科学施肥及测土配方施肥,为农民多创造价值。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