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棉花协会有关负责人就近期市场关心的收储、收购、供求、生产、纺织等方面的问题接受了中国棉花信息网的采访。该负责人指出,当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增强各方信心,国家还将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调控措施,另外,保护棉花利益、稳定棉花生产的措施也在研究过程中。中国棉花协会有关负责人就市场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国棉花信息网的提问。
问:国家以12600元/吨的价格收储122万吨新年度棉花,折籽棉收购价格约2.8元/斤,说明国家想引导收购价到2.8元左右,但目前山东、河北等地收购价最高在2.6元/斤,跟国储价格尚有一定距离,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以及对今后行情发展有什么样预期?
答:棉花收储政策所发挥的功能是通过吞吐引导、稳定市场。新棉上市以来,尽管国家启动收储措施,但棉花市场价格与收储导向价格还有较大距离,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受全球供求关系左右,中国棉纺织品服装有40%依托海外市场,当然收储规模还有待扩大。为了拉动需求,稳定棉花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在税率、信贷等方面,对纺织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同时有关部门近期研究,将进一步加大收储力度,特别是增加在内地的收储规模。国家投入四万亿资金拉动内需的举措,也对棉纺织业扩大国内消费十分有利。众多利好政策下,近日棉价已止跌企稳。如果价格稳住了,购销能够循环起来,增强棉业各方对市场的信心,市场才能向稳定的方向发展。
问:当前市场价格依旧低迷,为了保证棉农利益,相关部门再三声明国家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加大收储数量,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价格还是难以抬上去,国家的最大收储量将会在多少?
答:目前看,如果本年度收储总量能够占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将对棉花市场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棉花涉及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近日多次批示。国家具有充分的宏观调控能力,调控措施将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
问:国内国际各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国内纺织企业生存堪忧,不少企业都处于濒临倒闭的边缘。大量的纺企倒闭势必影响棉花的消费量,本年度国家承诺慎重进口棉花已经大量的收储,是否也是对纺织环节的棉花消费量有所担忧,您认为2008/2009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在多少,2008/2009年度供需平衡方面情况如何?
答:2008/2009年度棉花供需平衡情况如何,取决于国际国内经济走势。但与以往年度相比,棉花消费量减少、缺口缩小,将是不争的事实。本年度国内棉花丰收,纺织需求减少,因此,立足国内供给为主、进口调剂品种余缺的格局,国家有关部门将会从总量平衡角度做全局性、客观性安排。
问:今年收购价之低为近五年来之最,棉农植棉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中国棉花协会有没有对2009棉花种植意向进行调查?为了鼓励棉农明年植棉积极性,国家会在哪些方面扶持棉农?
答:中国棉花协会近期赴河北、江苏、新疆等地调研,分片召开了棉农座谈会。目前棉农种植意向显示,明年面积下滑恐难避免,各地减幅不等。协会已将有关情况上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提出要尽早考虑明年棉花生产,力保棉业稳定发展,建议加大对棉农的保护力度,一是要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实现补贴全国覆盖;二是对棉农实行综合直补政策;三是探索实行棉花最低保护价和目标价格制度。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分别在中国棉花协会及棉农合作分会的两个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立即开会落实,研究出台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的措施。
问: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确定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包括提高纺织品、服装和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业内传说纺织品出口退税将提高到17%。你是如何看待出口退税回调的?回调至17%对棉花产业有多大影响?
答:国务院最近研究扶持纺织业的政策,包括再次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今年年底前到位。有纺织企业反映,调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是增强信心的措施,对企业帮助有限,因为国外进口商将直接压低出口产品的价格。但当前形势下出台此措施,无论是在拉动需求、增加订单方面,还是对减轻企业负担、缓解成本压力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棉花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