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C:2008/2009年度中国棉花进口将下降24%
12月1日,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在月度报告中表示,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2008/2009年度全球棉花进口量将下降12%至730万吨。
ICAC称,全球棉花交易量下滑将受中国拖累,中国棉花进口预计减少24%至190万吨。
该组织称,全球金融危机引发棉花消费量下降。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料放缓,即使发达国家收入亦会出现下滑。此外,纺织厂的信用可用性可能吃紧。
全球棉花产量预计减少6%至2460万吨,主要受美国产量大幅下降30%影响。
报告称,来自谷物和油籽的竞争加剧,亦导致土耳其、巴西和美国的棉花产量大幅下降。不过印度、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的棉花产量料增加。
印度棉花最低收购价过高收购陷入垄断
印度年度初期政府公布的籽棉收购最低支持价偏高,导致多数私人轧花厂陷入停产状态。目前只有印度棉花公司代表政府在不记成本地收购籽棉,上演一个公司的独角戏。虽然业内最初预计印度棉花公司的收购能力在500万包(170公斤/包),但目前看,显然会超过这一数字。
2009年2月国内将进行大选,但不会有什么政治因素能够改变这个状况。据说目前印度棉花公司的收购量已经达到150万包(170公斤/包),大约占到当前收购棉花总量的80%。对印度棉花公司收购2008/2009年度大部分棉花目前还没有任何数量的限制,但还要看财政部长的决定,因为他要为这些扩大了的财政收购支出最后买单。
现在关于印度棉花产量减少的传言却越演越烈。可能跟目前许多小的私人轧花厂没有开始收购或者收购量少有关。国内纺织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国内棉价高企,资金紧缺,经济危机导致纺织产品后道需求总体减少,市场份额减小。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本年度印度国内消费不是与去年持平而是降低。
德国经济衰退危及葡萄牙纺织品出口
尽管到目前为止,德国和葡萄牙的贸易仍呈正增长,但德国经济进入技术性衰退,已经危及葡萄牙汽车和纺织品出口。
德国是葡萄牙纺织品的第四大出口目的国,而今年上半年,葡萄牙纺织品出口下跌了4.6%,其中对德出口减少了9.7%。由于纺织品订单比去年减少了近三成,商家们普遍认为,葡纺织业前景令人堪忧。
法媒:前8个月中国输欧盟纺织品增速减缓
法国《纺织报》12月2日报道称,在金融危机之前2008年的上半年,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在全球范围内就下降了11%,为630亿欧元。今年头8个月,中国对美国纺织服装出口下降4%,虽然对欧洲和法国的出口在继续增长,但增速在明显减缓。
报道称,中国纺织服装的突然减速有可能会进一步加紧。法国时尚学院经济观察负责人Gildas Minvielle预计,今年中国对欧洲纺织服装的出口只增长3%,因今年头8个月的增长值为6%。他指出,这是中国自2005年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但也要看到,虽然中国不能与过去相比,但在欧洲市场消费下降,盟外国家对其纺织出口减少2%的形势下,中国能继续保持增速也不可忽视。在近4年内,欧洲自中国服装的进口就翻了一番,从2004年的113亿欧元增长到2008年的230亿欧元。今年头8个月,法国自中国服装进口增长值为7%,而法国自盟外国家的服装进口只增长了3%。
报道称,Gildas Minvielle还指出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中国六类服装敏感产品的配额是在2007年底取消的,目前对其进口采用双重监控的体系。这六类产品占中国对欧洲服装出口的40%,今年前8个月,这类产品对欧洲出口增长了26%,而占中国60%的其它服装的出口已下降了4%。
前8个月美纺服进口下降我占美纺服市场份额上升
根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发布的统计,2008年1月-8月,美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336.4亿平米,同比下降5.2%,金额640.5亿美元,同比下降3.7%;从中国进口139.7亿平米,同比下降3.1%,金额206.2亿美元,同比下降1.7%。中国在美国总进口数量中所占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9.3%上升到今年的40.2%,在总进口金额中所占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2.8%上升到今年的33.4%。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