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峪”小米闯出大市场

本报记者 王琥

  山西省榆社县有个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生产的“河峪”牌小米以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味道纯正、营养丰富等优点闻名于三晋大地。合作社理事长王建福告诉记者,“河峪”小米最早是在当地一个名为河峪的村子里种植。该村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因此种植出来的小米口感特别好,米香浓郁,格外受大家的欢迎。“我们的小米现在都种植在山里边,周围环境有山有水,所以‘河峪’两字也暗含了种植环境的意思,因此合作社最后就把小米品牌定名为‘河峪’。”

  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当时由榆社县供销合作社领办,同时由供销合作社职工王建福担任该合作社理事长。“我1980年就来供销合作社工作了,一直搞农副产品的收购工作。后来县社要搞合作社,考虑到我对农副产品市场比较熟悉,就希望我能担任理事长,带领大家一起工作。” 王建福一接手这个事情,就忙活开了。最初,他先联合了几名社员正式办起合作社,并从山西省农科院引来“晋谷21号”优质小米品种。“这个品种特别好,尤其适合咱们坡地种植。现在每亩地小米产量少的话也在近500斤左右,多的话能达到600多斤。合作社在2004年申报了‘河峪’这个商标,统一收购、统一包装,并在包装上做了产品条形码,统一销售。”

  看到小米产量和价格这样好,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的群众越来越多。发展到现在合作社已经有社员300多户,小米种植面积上万亩,总资产近300多万元,其中小米加工厂解决当地劳动力30多人。合作社长期聘请农艺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按照无公害绿色产品谷子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种植,严格施用农家肥,保证了小米的品质。通过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近4000户。王建福高兴地说:“我们2008年以每斤2.5元来收购社员小米,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每斤1.6元。从合作社社员收入来看,咱们社员比未入社之前收入人均增长260元,平均每户增收1200元。”

  在组织社员统一生产中,合作社还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制度,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特别是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实行二次返利,提高了社员的积极性,又为合作社发展壮大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目前,合作社在小米种植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产品种类,小米已经开发出“五色小米”(红、绿、黑、白、黄),同时大力拓展豆类、杂粮、水果加工等多领域,现在合作社产品已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河峪”小米被评选为“全国农产品行业重质量十大知名品牌”、“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山西名牌农产品和山西特色农产品”,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专业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