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08年中国化肥进出口形势


  □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李晓妮

  2008年是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化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逐步发展演变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国际化肥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跳水”,导致化工产业受到很大冲击,而化肥行业首当其冲。

  2008年,国际硫磺市场价格呈“过山车”态势,温哥华现货FOB价格从年初的每吨300美元一路高攀,直至8月达到顶峰的800美元/吨,随即转而一路狂跌至50美元/吨以下,回归到了2002年硫磺价格上涨前的水平。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化肥价格也经历了剧烈波动。2008年上半年,中国大多数化肥生产企业因高价进口原料,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同时,2008年下半年企业出口或销售产品时经济形势又急转直下,遭遇价格“暴跌”。据统计,从2008年7月底以来,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以及复合肥价格的降幅分别为73.54%、69.57%、71.19%和59.21%。钾肥价格也未能独善其身,截止到2009年1月,价格从2008年6月份以来的1000-1050美元/吨(东南亚到岸价)跌至900-950美元/吨,降幅为9.76%。目前,企业原料、成品库存均处于较高水平,并很难将高价成本转嫁给最终消费者,使市场信心严重受挫,行业下行压力继续增大,危机也引发了我国化肥行业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

  从化肥出口数量同比变化情况分析看,2008年前期国际市场的高价格吸引了中国化肥的大量出口。化肥出口政策是决定化肥市场走势和化肥淡季储备风险的关键,为了保障中国农业安全和国内肥料供应,中国自2008年2月15日至12月31日,先后4次调整化肥产品的出口关税,并于2008年4月20日开始对化肥征收高达100%的特别出口关税。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在我国逐渐显现,受全球经济逐步放缓以及出口关税的影响,我国化肥产品的出口量明显下降。特别是从2008年5月份以来,主要化肥产品的出口数量同比均出现负增长,且这种负增长趋势还在不断加大。出口受阻、国内需求减少、高价库存原材料,导致我国化肥企业重重困难。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全年化肥产品出口总量为927万吨,同比下降了30.65%,其中尿素出口435.96万吨,同比下降15.63%,复合肥出口36.33万吨,同比下降39.37%,磷酸一铵出口101.62万吨,同比下降47.47%,磷酸二铵出口81.69万吨,同比下降58.56%。从化肥出口价格分析看,2008年前10个月我国主要出口化肥产品尿素、复合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出口价格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一是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煤炭、天然气、硫磺等多种化肥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拉动了国际化肥价格的攀升;二是一些国家大力推行粮食燃料化,对化肥需求量增大,其中氮肥需求旺盛,导致化肥价格大幅上涨。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生物燃料项目已经亏损,其发展势头必然得到抑制,对肥料需求将有所下降。截至11月和12月,部分化肥产品的单价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综合情况分析,预计2009年化肥产品价格将出现低位震荡的局面。

  从化肥进口方面看,我国磷肥、氮肥已经完全可以自给,而钾肥仍然依赖进口。由于我国可利用钾资源量有限,钾肥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以上,供给明显受制于国际市场。自1996年到2007年,我国钾肥的进口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7.6%,特别是2007年钾肥进口量达到了近100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市场钾肥的价格不断走高,即使在其他化肥价格下跌时,中国进口钾肥价格依然居高不下。这样的高价格已经到了中国农民的承受极限,致使2008年中国市场钾肥需求量出现了大幅的下降,降幅在30%以上。为此, 2008年中国进口钾肥的数量同比下降了45.37%,仅为514.22万吨。

  目前,中国国产钾肥的自给率已从1990年的2%增长到2008年的40%。预计2009年中国钾肥的自给率将达到50%。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